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93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对现场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根据泡沫沥青的性能指标确定了泡沫沥青的制备条件;根据国内对基层强度的要求和国外的规程,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间接抗拉劈裂强度试验,确定了最佳泡沫沥青用量,评价了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纤维作用机理,首先采用高速剪切法对"除芯"的饱水玉米秸秆破碎处理,通过提取比例及吸油倍数指标优选得到纤维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基本技术性能进行分析;然后分别评价无纤维、木质素纤维和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高温抗剪性;最后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纤维与混合料的键合作用,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最佳制备工艺为长度10±2 mm秸秆皮浸泡4 h后,在29 000 r·min-1转速下破碎2 min;玉米秸秆纤维、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均提升20%左右、弯拉应变均增加3.5%左右;木质素纤维、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光谱图为纤维分别与沥青混合料光谱图的叠加,加入纤维后并没有产生表征新化合物出现的波峰,纤维与混合料主要依靠物理黏结作用结合在一起;玉米秸秆纤维表面更加粗糙、长径比更大、更容易分散均决定了其改善效果优于木质素纤维,纤维对沥青的吸附作用能够降低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纤维的无规则分布在混合料内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具有串联骨架功能,在沥青混合料初始开裂时起到拉伸作用,阻止裂缝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3.
水损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基层顶面设置沥青防水下封层能有效预防此问题。该文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改性沥青防水膜的试验及施工,并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认为:改性沥青防水膜下封层在防水、层间结合、防止基层反射裂缝等方面优于沥青表处式等下封层,并提出了一些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于当前沥青混合料离析严重,导致路面服务能力降低,使用寿命减短的现象,该文按照分布形式对离析进行分类,分析级配离析产生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国外的一些大型沥青拌和设备引入我国,日工就是其中之一,而日工4000型是近年推出的最新式设备,现将笔者使用的一些体会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6.
沥青洒布横向均匀性的设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沥青洒布横向均匀性的相关因素,进而通过流体能量和质量的守恒关系推导出沥青喷洒管内流量分配和横向均匀性的计算式,并在开发的同步封层车上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沥青洒布横向均匀性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We hav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the methane (CH4) and carbon dioxide (CO2) surface concentrations and water–air fluxes by floating chambers (FC) in the Petit-Saut Reservoir (French Guiana) and its tidal river (Sinnamary River) downstream of the dam, during the two field experiments in wet (May 2003) and dry season (December 2003). The eddy covariance (EC) technique was also used for CO2 fluxes on the lake. The comparison of fluxes obtained by FC and EC showed little discrepancies main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measurements durations which resulted in different average wind speeds. When comparing the gas transfer velocity (k600) for a given wind speed, both methods gave similar results. On the lake and excluding rainy events, we obtained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k600 and U10, with a significant intercept at 1.7 cm h− 1, probably due to thermal effects. Gas transfer velocity was also positively related to rainfall rates reaching 26.5 cm h−1 for a rainfall rate of 36 mm h− 1. During a 24-h experiment in dry season, rainfall accounted for as much as 25% of the k600. In the river downstream of the dam, k600 values were 3 to 4 times higher than on the lake, and followed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U10.  相似文献   
18.
高等级沥青路面要求严格的施工工艺及适用的机械设备来完成,而路面平整度及压实效果与使用者的临场经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沥青类型对沥青混合料车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各种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所进行的车辙试验对比,分析了沥青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得出改性沥青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沥青稠度仪,对国内常用的几种基质沥青、相应的改性沥青以及掺加添加剂的沥青进行了稠度试验,并对稠度试验结果和其他高温指标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稠度可以作为评价沥青的高温指标,尤其是作为改性沥青的补充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