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3篇
  免费   155篇
公路运输   1330篇
综合类   1311篇
水路运输   337篇
铁路运输   241篇
综合运输   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结构设计参数对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受力特性的影响,进而对今后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引导作用,以兰渝线广元嘉陵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矢跨比、拱轴线形状、拱梁刚度比这3个设计参数对桥梁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矢跨比对拱肋轴力和拱脚、主梁中跨弯矩影响显著,取值在1/4~1/5时较为合理;1.6次抛物线、2.4次抛物线及圆弧线作为拱轴线时,拱脚截面弯矩过大,2次抛物线或悬链线作为此类桥型的拱轴线较为合理;拱梁刚度比对结构轴力影响较小,对拱肋弯矩影响较大,随拱梁刚度比的增大,拱肋分担的弯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2.
文章针对我国常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稳定碎石两种半刚性材料,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建立了两种材料动态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静态模量的关系,为没有条件进行动态模量试验的单位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3.
本文结合二连浩特至赛罕塔拉一级公路工程实例,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的影响因素,介绍本项目如何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4.
145.
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改善淤泥质土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辉  雷学文  张彬 《公路》2021,(3):264-269
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对淤泥质土进行处理,用于提高淤泥质土的强度。以武汉东湖淤泥为研究对象,对MICP改性淤泥质土进行快剪试验与固结快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MICP改性淤泥质土能增大淤泥质土的内摩擦角,对其黏聚力改变较小;MICP改性淤泥质土,胶结液浓度在1mol/L时对土体内摩擦角提高效果最好,快剪试验中MICP改性淤泥质土的内摩擦角从素土的8.54°提升至23.18°,提升了171.4%;固结快剪试验中MICP改性淤泥质土的摩擦角从15.96°提升至25.36°,提升了58.9%;MICP改性淤泥质土,生成碳酸盐沉积把土体小颗粒胶结成大颗粒,提高了土体大颗粒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46.
该文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在材料、配合比、生产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几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7.
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连续断板,对断板产生的原因就当时的施工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后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以防止类似的现象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48.
赵冰 《交通标准化》2010,(12):101-102
水泥砼路面接缝较多,受超载影响较大,易发生脱空、唧泥、裂缝等早期病害,从而导致路面的破损。因此,搞好水泥砼路面的养护,治理与预防脱空、唧泥等病害,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并改善其通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文章根据国内修船坞容量的不完全统计数据,从船舶修理坞容率变化的观点,分析了中国修船能力的预期和建议及采取的对策,同时还介绍了新加坡的船舶修理和改装的情况,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0.
对于桩承式加筋路堤,加筋改变了路堤底面的变形形态,不可避免地将对路堤变形模式与土拱效应产生影响。为了深入分析加筋的影响,利用开发的多沉陷门(Multi-trapdoor)试验装置和椭圆钢棒相似土填料,开展未加筋桩承式路堤试验并得到不同参数组合下存在的3种变形模式,选取3种变形模式的代表性试验,开展相同参数条件下的加筋试验以及4种不同填料高度和3种不同加筋刚度的桩承式加筋路堤试验。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自制三点式载荷计准确测试得到全场位移及桩顶和桩间土压力。结果表明:加筋后,未加筋桩承式路堤的三角扩展型和塔形升高型变形模式转化为同心椭圆扩展模式,等沉面模式转化为同心圆等沉模式;2种变形模式之间转化的临界高度为1.5倍桩间净距,但等沉面的高度仅为67%的桩间净距;加筋对土拱效应发挥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加筋减小了差异沉降,导致土拱效应发挥程度降低,另一方面,加筋改变了路堤变形模式,为"同心圆"土拱提供了稳定的拱脚,使得土拱效应发挥程度提高;在填料高度低,加筋刚度高的情况下,土拱效应发挥程度进一步降低;而填料高度高,加筋刚度低时,土拱效应达到了充分发挥所需的差异沉降,加筋对土拱效应有提高作用;张拉膜效应发挥程度随加筋刚度增大而提高,且随着桩间土下沉而提高,导致土拱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