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4篇
  免费   306篇
公路运输   677篇
综合类   740篇
水路运输   366篇
铁路运输   3160篇
综合运输   1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在嘉兴和宁波间需跨越杭州湾,杭州湾海域及两岸建设条件复杂、控制因素众多.开展跨杭州湾通道选择及桥位论证,对项目决策、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在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从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区域交通现状及规划、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港口航道和海事管控要求、秦山核电站及生态环境敏感区、防洪和涌潮影响规定等方面,详...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圆截面钢管砼构件在弯曲极限状态下,钢管和砼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两种套箍作用效果;推导了理想塑性状态下的中和轴位置和极限弯矩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了目前各主机厂焊装车间常见的柔性生产线的自动化设备及其特点,并着重研究了白车身上车体自动化拼接工艺的实现方式即通过柔性总拼系统保证多款车型共线生产,针对不同的柔性总拼实现形式分别从定位精度、整车合格率、占地空间、投资成本、柔性化等几个方面评价其优缺点,为后期焊装车间厂房规划、设备导入及工艺布局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上穿北京地铁15号线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上中隔壁下双侧壁预锚锭工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进行验证,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侧导洞扩大基础内增加预应力锚索可以有效控制15号线的上浮;(2)上中隔壁下双侧壁预锚锭工法能够保证地铁15号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内镟轮作业时出现车轮与轨道间打火的问题,研究了车辆基地内镟轮线在总平面图中的布置方式。提出了不同组合方式下镟轮线的设置方案,主要包括八字形往复式布置和单独设置方案,并提出了不同布置方案下镟轮线有效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项目实践及试验,分析了镟轮作业的打火原因,并提出了避免镟轮作业时出现打火的3个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996.
为加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各系统间货运数据资源整合,提升营销精准度,在众多物流企业中占据竞争优势,阐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现状,针对现有信息系统缺少对市场行情、经济形势的采集和分析等问题,结合商业智能相关技术,分析当前货运营销管理决策的特点及需求,提出构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货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及架构,设计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搜索引擎、市场营销管理、客户行为感知、市场行情监测、自定义报表查询等功能,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货运营销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997.
传统高铁接触网建造技术高度依赖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工和技术管理骨干的个人能力,这种类似工业领域大规模生产线的标准化作业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建设市场需求与环境。以智能建造的理念,对传统接触网工程建造模式存在的不足与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全面梳理高铁接触网施工工艺工法入手,研究提出高铁接触网智能建造研究的技术路线。围绕“人”的功能展开研究,以实现信息、知识的传递为核心轴线,初步完成智能建造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3个层面的分期目标实施方案,基本解决了接触网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提出BIM驱动的接触网智能建造系统方案,展示了通过信息化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提升高铁接触网工程建造模式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98.
刘荣忠 《船舶工程》2020,42(1):104-108
介绍从舷侧门技术参数、组成、建造精度要求及布置出发,分析其建造和安装难点,通过同胎架建造技术研究、焊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及铰链眼板轴孔同心度控制技术研究,制定舷侧门建造工艺流程,达到提升舷侧门建造效率和质量,减少坞内高空作业风险,提高舷侧门安装后与复杂线型船体外板的吻合度,从而确保船体外板的水密性能和船体美观。  相似文献   
999.
孙嵘 《铁道勘察》2020,(1):7-11,48
为更好地服务于智能京张高铁建设,发挥空间地理信息的基础支撑作用,为京张高铁各业务信息系统提供规范的铁路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服务,实现铁路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共用。面向铁路应用需求,运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管理、服务式GIS、地图缓存及更新等关键技术,采用"一张图+N服务"的空间信息应用模式,完成铁路、地方多源空间信息的融合,提供京张高铁GIS门户、在线地图、数据管理等服务。京张高铁地理信息平台集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铁路专业公用地理信息数据,形成了面向铁路多业务、多模式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000.
既有线线路改移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新课题,需要通过高效的施工组织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对运营的影响。根据北京地铁13号线清河站既有线线路改移工程,结合现场工程特点,对施工组织进行归纳和总结,从施工流程和方法、施工进度筹划、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重点介绍,为城市轨道交通同类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