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8篇
  免费   761篇
公路运输   4509篇
综合类   3942篇
水路运输   3039篇
铁路运输   2489篇
综合运输   82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1152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1340篇
  2011年   1369篇
  2010年   1025篇
  2009年   875篇
  2008年   890篇
  2007年   1175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研究十字路口发生的汽车与二轮车事故场景,基于NAIS事故数据库中发生在十字路口的汽车与二轮车事故数据开展研究。选择描述十字路口事故关键参数,依据事故发生时环境照明、十字路口信号灯、汽车所在道路车道数、道路限速、汽车种类、汽车速度、汽车运动方式、第一碰撞点、二轮车种类、二轮车运动方式等参数,对事故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主要危险场景。基于发生频率最大和骑车人死亡风险最高的场景具有危险场景代表性,最终得到2类十字路口汽车与二轮车的典型事故场景。为十字路口汽车与二轮车的冲突消解、避撞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袁鑫  朱超宇  郑伟 《公路》2020,(3):92-100
为了研究先简支后连续的T梁桥的整体切割拆除关键技术,以三洲沧江拆除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大桥实际情况制订了针对性的大桥上、下部结构整体拆除施工方案。验证了采用2台80t汽车吊分别站位于旧桥左右幅,将左幅旧桥各跨8片独立的T梁分别进行吊运的绳锯切割拆除方法为最优方案。以典型的简支T梁桥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拆除工程中T梁桥的力学性能变化。针对三洲沧江大桥的下部结构特点,特别对水上桥墩的拆除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钢抱箍平台上拆除盖梁的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下部结构拆除方案的可操作性。本桥梁绳锯切割拆除工程的优化方案及关键技术的应用为相似桥梁切割拆除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洋山深水港区西港区A区陆域形成对进港海堤的影响,自2006年10月初开始对进港海堤进行变形观测,此项工作至今仍在观测中.根据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15个月的观测资料,阐述东海大桥进港海堤的变形观测方法与精度,同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变形观测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4.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transport cos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food prices for South American imports. While transport does not seem to be in the focus of existing analyses, its impact on food prices might be underestimated and even closely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ly mentioned drivers of food prices. Since transport price formation is a function of demand and supply, drivers of food prices are also expected to impact on transport price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a number of relevant factors that drive transport costs - and in consequence food prices - can be influenced by policy makers.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s explai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ransport costs in the segment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trying to describe their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components.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ference to policy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995.
文章主要介绍了某驱动桥焊接轴头开裂的改进设计过程。开裂位置为桥壳中段与轴头焊接处。通过分析讨论确定为轴头与中段焊接处壁厚较小且截面变化较大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导致焊接处剪切应力过大引起的开裂现象。改进方法为加大焊接处壁厚及将过渡处改为平缓结构。最后,通过Hypermesh分析改进方案前后轴头焊接处应力,并根据第4强度理论对危险截面进行应力计算,对比现有定型产品,最终确定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96.
为改善聚氨酯(PU)改性沥青的性能,实现其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将PU、岩沥青(RA)和基质沥青(BA)按照自定的室内工艺流程制备得到PU复合改性沥青,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参数的适宜性。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旋转黏度试验优化了PU和RA的掺配方案,基于胶体理论分析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研究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应用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试验评价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抗永久变形能力,确定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PG分级温度;借助扫描电镜(SEM)试验观测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试验推断出PU与沥青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当RA添加量为5%时,随着PU添加量从1%增加到5%,PU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分别提高了42%、4%和19%;当PU添加量为5%时,随着RA添加量从5%增加到15%,PU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增大了17%,但针入度和延度分别下降了64%和138%;添加3% PU、15% RA和5% PU、15% RA的复合改性沥青的PG高温等级均能达到82℃,添加5% PU、5% RA的复合改性沥青的PG低温等级为-22℃,说明添加PU改善了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而添加RA提升了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BA,PU和RA界面之间相容性良好,证明了所研究的制备工艺的合理性;在PU复合改性沥青内部存在异氰酸根和BA中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的加成反应,PU中的不饱和键与沥青中S—S键发生的交联反应,以及所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提高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抗低温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997.
以南宁市某大桥引桥为工程实例,分析采用桩柱形式的双柱墩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上部结构采用小箱梁结构,并通过合理的跨径布置和支座选型,能够保证下部结构在按静力受力要求配筋的情况下,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998.
地铁运营后,跨线桥桥台路基段填土以及桩基施工时,会对已建成的地铁线隧道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地铁安全,开工前需要进行分析.依托彩梅立交K1+105梅林关方向桥台填土与桩基施工对既有深圳地铁9号线的影响分析,通过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桥台填土、桩基成孔浇筑等工序进行模拟,对既有地铁线进行安全评估,并对施工监测提出相应要求.其结果表明对于该工程,桥台后填土与桩基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安全可靠,可以进行施工.同时该模拟对类似工程工况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9.
以往在分析减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时,由于考虑到桥墩和基础应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在基于强度的设计中偏于安全考虑桥墩一般采用毛截面刚度建立弹性梁单元模型。实际上,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桥墩墩底截面虽然未达到屈服状态,仍然会出现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并导致桥墩刚度降低。此时,应考虑对桥墩刚度进行适当修正以估计桥梁的各项地震响应参数,这也有利于实现减隔震桥梁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结合西部高速铁路中典型的简支梁桥结构形式,分别采用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弹性梁柱单元、考虑刚度修正的弹性梁柱单元模拟桥墩建立3种计算模型,探讨适用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高速铁路减隔震桥梁的合理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当罕遇地震作用下桥墩位移延性超过0.5时,考虑刚度修正的弹性梁柱单元模拟桥墩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估计桥梁各项地震响应参数。  相似文献   
1000.
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的过程,概述和分析国内外雷达辐射源识别研究的现状,阐述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指出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