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篇
  免费   60篇
公路运输   468篇
综合类   586篇
水路运输   166篇
铁路运输   177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广佛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破损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在多年的使用中发现许多有待克服的病害,其中最显著的病害是疲劳破坏。广佛高速公路为我国第一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也为广东省第一条进入大修阶段的高速公路。本文结合该路的历史与路况,对路面的破损原因及对路面处治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发动机试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发动机试验数据的处理、绘图及试验报告的生成;对系统开发及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难点进行论述。实践已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实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3.
山区公路层间滑移破坏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现场调查,初步分析了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滑移的主要原因。应用有限元法,对基层和面层之间的剪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基面层间剪应力变化的一般规律,认为层间最大剪应力主要取决于面层厚度和荷载条件。在前述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DLG A路面材料剪切仪进行了大量的层间滑移室内模拟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层间处理措施、温度、基层类型等因素对层间抗剪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基面层滑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4.
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3种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的强度特性、断裂韧度、干缩特性及疲劳性能,比较了它们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断裂韧度与弯拉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灰碎石与水泥类稳定碎石相比,强度和断裂韧度较低,干缩性能和疲劳性能较好;水泥类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比二灰碎石高,可弥补其疲劳寿命衰减过快的不足;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大直径盾构管片水平拼装试验存在效率低下甚至失败的情况,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产品尺寸精度。分析其原因除大直径管片体积大、重量大的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试验设备工装简陋、试验方法粗放、规范要求低等。结合当前水平拼装的规范要求,分析现有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对现有拼装设备工装进行改造,制定高标准的、更加严格的工艺措施,创造性地提出在每层管片拼装时增加标高检测的新思路。将新方法应用于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工程管片水平拼装试验,结果良好,证明了此试验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装配式综合管廊在地铁车辆基地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将装配式综合管廊与地铁车辆基地有效结合,提出一种适合于地铁车辆基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解决方案。系统研究车辆基地发展装配式管廊的可行性,从目前车辆基地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现状出发,提出了单仓和双仓两种管廊断面模式。通过应用BIM技术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和节点深化设计,并在管廊设计中考虑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工程实践证明,装配式综合管廊比现浇管廊土建成本减少4%,工期缩短45%,从安全、环保、质量、工期、场地、运维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大力推广。下阶段应从标准化设计、施工方面对装配式管廊进行系统研究并争取尽快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相似文献   
27.
对现场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根据泡沫沥青的性能指标确定了泡沫沥青的制备条件;根据国内对基层强度的要求和国外的规程,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间接抗拉劈裂强度试验,确定了最佳泡沫沥青用量,评价了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8.
针对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在辽宁省不同地区选取了典型路面进行调研,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抑制半刚性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工程措施,对提高我省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工程的具体实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半刚性基层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很大原因是受到荷载作用,由交通荷载重复作用而造成的疲劳裂缝属于荷载型裂缝。文章结合广西路网工程建设实际状况,利用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半刚性基层受荷载作用开裂的情况,揭示基层荷载型裂缝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刘伟 《交通标准化》2014,(10):80-82,86
近年来我国公路修筑技术有了很大提升,然而随着现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的日益完善,对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中,二灰碎石基层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二灰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路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整体性能以及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强度高、造价较低、材料易选、易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鉴于此,对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