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58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铁路车号多途径综合识别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实现铁路车号可靠识别的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车辆电子标签和车侧刷写的车号两种信息源,在融合两种识别技术自动提高识别效率的基础上,还为车号工作人员提供了通过图象核对补充的功能,可以有效保障车号信息的正确性和实时性,显著提高了作业进程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2.
台背回填设计是公路桥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桥梁台背特定的工程条件,提出“粉煤灰混合料震捣法”回填工艺及土工格栅加筋综合处治措施,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立交桥台背回填施工中。通过对该桥台背沉降数据的观测与分析,验证台背回填综合处治效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为改善钢-混组合结构连续梁中支点负弯矩区受力,以山西省综改区潇河产业园太原起步区某桥梁工程为例,通过采用支座位移法来施加预应力,研究了不同支点位移量对钢-混组合结构连续梁桥受力变化的影响规律。针对U01联,通过采用支座位移法解决了边墩支点反力储备不足问题,相比于常规的支点压重等手段节省工程造价,可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北京地铁八通线供电系统的特点,总结出其双路电源供电时的逻辑关系,采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来实现,提高了供电质量,又有一定的防误闭锁功能,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重力式码头施工中几个常见问题的系统分析和工程实践总结,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6.
汽轮发电机在运行期间出现了后轴承座冒油气以及滑油渗出现象.对冒油气以及滑油渗出的原因分析表明,高温下滑油的挥发性以及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的鼓风机效应是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提出3种改进措施,结合改进效果以及工程实施难度,选取了增加抽气孔方案作为最终处理措施.机组在完成改进后冒油气与渗油现象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07.
以转向架构架常用材料S355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激光-MAG复合焊方法,研究了打底焊时接头组对间隙对背部焊缝成形的影响。通过0~1.2 mm范围的6组不同的组对间隙试验得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组对间隙对背部焊缝成形具有显著影响。背部焊缝宽度的平均值随着组对间隙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余高平均值随着接头组对间隙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间隙为0.4 mm、0.6 mm、0.8 mm时背部成形良好,且宽高比与接头间隙呈正相关。0~1.2 mm为可应用的接头组对间隙范围。  相似文献   
108.
蔡斌  张扬 《交通标准化》2011,(19):73-75
阐述石林至锁龙寺高速公路K12+040~K12+207段路基处理方案及实施情况,以期为相关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9.
张红艳 《船舶》2006,(3):35-37
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可以用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并且具有传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寿命长和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文主要通过理论计算并经过应用平面卷弹簧与加过轮等其他方法联合消除小模数齿轮传链中输出轴上的空回误差角,效果较好,达到传动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0.
在日常汉语使用中,由"前""后"形成的几百个词条已经词汇化并具有了某种规约意义。为探究其意义形成过程,文章基于语料统计,从空间隐喻的角度对汉语中这一对高频词语作出认知解读,通过剖析二者的意象图式,重点从社会等级这一目标域分析"前""后"的隐喻意义拓展模式,并得出"地位较重要为前\地位较次要为后"的认知结论。文章还将顺应这一研究模式,运用语料统计、内省法等研究方法进一步对二者在其它目标域的隐喻意义拓展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