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51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61.
测力延度试验以及韧性比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测力延度试验(以下简称FDT试验),对多种SBR改性沥青进行低温性能研究,将韧性比RT/V同延度、拉伸柔度、屈服应变能、SBR当量劲度等沥青性能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其拉伸机理采用断裂力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韧性比RT/V越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越好,反之低温性能越差;而且RV/E与BBR试验的m值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验证了测力延度试验方法的可行性,也说明采用韧性比作为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2.
基于常规试验数据的沥青劲度模量一般公式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范得普诺模图的基础上,以针人度指数PI和实际温度与软化点(环球法)的差△Y为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推演了基于常规试验数据的沥青劲度模量一般公式表达。比较显示,查图与公式预测的沥青劲度模量达到了相当高的一致性,在保证率为90%时,误差对应的温度差不超过2℃。公式表达完成了从诺模图模拟性到数学确定性的转换,方便了使用,保证了精度,并为常规试验表示的沥青劲度融人现代计算技术提供了条件。此外,本文的成果,也为研究开发利用常规试验数据理性地描述沥青性质的方法准备了前提。  相似文献   
63.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计算的设计方法,按照新规范关键筛孔的定义,将粗集料分3档进行二级填充的干捣实试验,确定最佳骨架。油石比确定参照林绣贤教授的油石比计算法。假定细料、矿粉、沥青形成的胶浆完全填充入骨架间隙中,确定设计空隙率,选择适宜的粉胶比,结合具体矿料的筛分结果,直接计算得最佳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简单易行,所得级配经济合理、且各项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4.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配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进行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配制试验,通过五批试件比较分析了水胶比、砂胶比、减水剂掺量、硅灰与石英粉比等参数对RPC的流动度以及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以改善RPC的流动度,探讨以地方常用材料配制RPC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5.
针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在大流动性条件下,轻骨料易于上浮而导致拌和物匀质性较差且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对偏低的现象,结合具有较高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流动性理论,采用绝对体积法,在水胶比为0.29~0.33,体积砂率为50%的条件下,掺加30%级粉煤灰和占胶凝材料用量1.5%掺有增粘组分的复合高效减水剂HFMN,研制出工作性好、质量较均匀、强度等级达LC50、干表观密度为1779 kg/m3的自密实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SCLC),给出了最优配合比参数值及部分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6.
朱群平 《交通标准化》2009,(21):140-142
在无机结合料结构层施工期间,就试验监理人员在原材料、配合比、剂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对保证试验数据的精确,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ECA-10易密实沥青混凝土适用于沥青路面厚度为2.5~3.0cm,对于道路改建和养护工程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文章对比这2种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相当,都能满足规范要求,考虑经济性性能则SMA-10更能体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68.
路面的夜间能见度是影响行车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开发应用具有自蓄能自发光特征的新型发光路面材料对提升路面功能与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SrAl2O4:Eu2+,Dy3+铝酸盐基长余辉材料,并以具有透光效果的环氧树脂作为胶结料设计了一种超薄磨耗层形式的环氧树脂基自发光路面材料,根据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明确了胶结料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基于抗折强度与空隙率确定了混合料中胶结料的最佳用量,并设计了6种不同长余辉材料掺量的混合料,测试了室内与室外不同光环境下的自发光路面材料的余辉特性并评价了其路用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结合料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质量比)为环氧树脂∶增韧剂∶固化剂=1∶0.11∶0.17,且混合料中其最佳用量为9%;自发光混合料的余辉衰减存在前期的快速降低和后期的相对稳定2个发展阶段,并且长余辉材料掺量与余辉亮度存在线性关系,此外粒径较大的长余辉材料更有利于混合料的余辉效果;不同激发条件仅对自发光混合料的初始发光效果有明显影响,经过快速衰减阶段后不同激发条件的自发光混合料亮度趋于稳定且一致;环氧树脂基自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表面抗滑性能,并且紫外老化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十分有限;较长时间(7~21 d)的浸水会降低自发光混合料的发光效果,但发光效果不会随着浸水时间的继续增加而持续降低,这是由于环氧树脂包裹长余辉材料而隔绝了水分,证明了环氧树脂基自发光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69.
吴耀东 《北方交通》2007,(1):45-47,54
沥青结合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通过对8种沥青结合料经PTFO老化前后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测定的车辙因子评价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车辙因子越大,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就越好。  相似文献   
70.
老化对沥青结合料粘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沥青结合料的老化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对沥青进行短期老化,通过压力老化仪(PAV)对经RTFO短期老化的沥青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对老化沥青进行系统试验,研究老化对沥青结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结合料的粘性逐渐降低,增强了沥青结合料的抗变形能力(高温稳定性),但抗疲劳开裂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