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78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分析了磨机衬板的化学成分,针对其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合理的铸造工艺措施,并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改善了衬板质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2.
陈建军 《船舶》2016,27(2):88-92
介绍一种挖泥船双金属复合材料输泥管离心铸造新工艺,研究高铬合金铸铁内层与ZG35外层复合管的组织构造、硬度特性。通过对复合管内层高铬合金铸铁材料进行多种冲蚀角度的泥沙磨损实验,分析探讨高铬合金铸铁材料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33.
天津富民桥主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简述该桥主索鞍、主跨散索套、边跨散索套的结构组成,重点介绍主索鞍、散索套的加工制作工艺以及制作过程中的重点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34.
高赞大桥挂篮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高赞大桥牵索挂篮施工为背景,介绍了如何把挂篮与主桥结构耦合在一起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并将分析结果与挂篮单独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了对该挂篮设计方案的评价与建议。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高赞大桥挂篮支点的约束接近于刚性支承约束;挂篮应力的计算结果可采用挂篮单独模型下的应力计算结果;主梁对挂篮的支座锚固点局部应力未超限。  相似文献   
35.
对气化模铸造空心凸轮轴的充型过程进行分析 ,并对影响充型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探讨 ,为进一步优化气化模铸造的充型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针对80 m跨径等高连续箱梁的受力特点,紧扣"分块浇筑"施工工艺,提出采用装配式六四军用桁架作移模主梁的移动模架"分块浇筑"新方法,对其工艺流程和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装配式移动模架进行了设计和验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工法是可行、经济的,为装配式六四军用梁移模"分块浇筑"在长大不等跨等高连续梁桥施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移动模架向大跨度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7.
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工艺开发出高速动车组齿轮箱体铸件,产品外观光洁、尺寸精度高,实体综合力学性能优。通过建成具有自动化、信息化的高速动车组齿轮箱金属型低压铸造产业化平台,生产效率高,过程可控,节能、高效和环保。通过研究应用新型砂芯无机黏结剂,减少了砂芯浇注过程污染性气体排放,有效实现了高速动车组齿轮箱体铸件生产方式向节能减排、绿色铸造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8.
缸体缸盖组芯立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缸体、缸盖组芯立浇工艺的特点。经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缸体、缸盖的最佳浇注方式和浇注系统组元比例关系,同时针对不同的浇注系统选择了不同的补缩、排气方式,以满足发动机缸体、缸盖制造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9.
施工过程箱梁腹板斜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双室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施工过程中,箱梁腹板的下部出现斜裂缝。从设计、材料、环境温度、施工方法几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箱梁腹板进行局部受力分析,得知不张拉竖向预应力筋而继续悬臂挂篮施工,是造成腹板下部出现斜裂缝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张拉前面节段竖向预应力筋,以后须先张拉前一节段的竖向预应力筋,才能移篮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对现有裂缝,观察确定其不再发展,即进行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40.
直投式沥青改性方案及其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的沥青改性方案有两种,分别是直投式改性与预拌式改性。该文通过室内试验和实体工程,分析了RST直投式改性剂的改性机理,证明直投式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散均匀性。同时,对两种方案下的材料选择和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效果进行了量化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