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71.
在借鉴已有成果,特别是许振良教授提出的水平管道固体粒子处于滑、跳移时的速度分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底层固体颗粒的起动条件,运用数值逼近方法确定堆积速度的计算公式。最后用相关数据对这些公式进行检验,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72.
对交通事故数据的研究表明,两轮车骑行人也面临很高的受伤风险,各新车评价规程也开始对骑行人保护做出要求。根据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2023版规程的变化,通过选取符合要求的部分车型开展对比试验,分析在不同撞击角度下的头型伤害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撞击角度为45°时的伤害值大于撞击角度65°时的伤害值。  相似文献   
73.
国际工程保险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工程中常常要求保险以转移 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文中了国际工程中对保险的有关规定,应力理的险种,以及国际工程保险同文件的编制与组件,并提出了承包商在办理国际工程保险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荆晓 《中国海事》2011,(3):44-46
文中通过对方便旗船中国籍船员保险保障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涉及外派船员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海事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75.
0引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结构造型、结构体系也日益复杂,突破原有技术标准的超大、超长、超高、超深、超厚的工程结构不断涌现,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伴随着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的不断加大,灾害发生的机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覆有厚层松散堆积体且穿越软硬交界面的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点和抗减震措施,以飞仙关隧道洞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分别建立隧道围岩渐进式注浆、设置减震缝和全环注浆3种工况,并和无措施情况下隧道衬砌的应力、变形对比,得出最佳抗减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1)在强震作用下衬砌的纵向变形远远小于横向变形,且全环注浆对限制衬砌的横向变形效果最显著,单独设置减震缝对衬砌变形的限制效果较差; 2)隧道右拱脚和右拱腰是强震作用下结构破坏的最危险位置,需着重加强这2处的抗震加固; 3)全环注浆能够有效减小衬砌应力,同时还能使交界面附近应力变化连续而平稳。  相似文献   
77.
目前我公司系统多数企业均按属地原则参加了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但是在“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下,企业职工患病自付负担过重,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如何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实践;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将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方法、措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真正达到促进企业医疗改革,解除职工医疗后顾之忧,稳定职工队伍,对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决岩堆体隧道施工经验缺乏和开挖进尺选择随意性的问题,结合云南麻昭高速公路赵家屋岩堆体隧道工程实例,基于筒仓理论,提出了岩堆体隧道洞口浅埋段开挖进尺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核心土留设长度和不同岩堆体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合理开挖进尺。结果表明:岩堆体隧道施工中,若不采取预支护或预加固措施,各开挖进尺下隧道掌子面安全系数均较小,掌子面存在失稳风险;留设核心土能明显提高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开挖进尺对围岩黏聚力敏感,这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不利。  相似文献   
79.
This article uses coastal flood insurance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and existing policy framewor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olicy directions in coastal management within a context of risk perception. It is presumed that under conditions of current and future sea-level rise, coastal planning will have to develop forward-looking policy instruments focused on managing human expectations, particularly the expectations of those living along the coast. Planning will be supported, in large part, by evolving scientific evidence on sea-level rise and the attendant hazards that accompany this phenomenon. It is likely that policy proposals for future coastal management will deviate to some degree from previous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role of previous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supporting a perception of risk that deviates from actual risks is explored using historical and current coastal flood insurance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ample. The goal of this analysis i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risk perception, as a function of past policy practice, when considering new coastal management policy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80.
邱喜  尹崇清 《水道港口》2008,29(2):130-135
重庆主城区河段处于回水变动区,三峡水库按175 m方案蓄水后,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主城区河段的泥沙淤积将成累积性增加,两岸边滩加高加宽,弯道凹岸冲刷,凸岸淤积,河床演变剧烈,泥沙淤积将会对重庆河段的港口、航道和沿江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综合各方面考虑,进一步加大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力度,采取建库拦沙及蓄水攻沙,根据泥沙淤积情况规划调整河道岸线,实施港口改造和航道整治等综合措施,将成为减少重庆河段泥沙淤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