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178篇
综合类   107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231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61.
京沪高速铁路(京徐段)多次跨越既有铁路,跨越既有线桥涵设计是京沪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的重要节点。通过对上跨大李联络线及预留复线、京山四线及西黄左线、两个津浦单线、津浦双线等四处跨线桥梁工点介绍,针对不同的既有线现状情况,总结出跨越既有线桥涵设计的常用结构形式为:空间刚架、悬浇连续梁、基础斜置简支梁及转体施工连续梁。  相似文献   
462.
我国铁路通过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上开展了技术经济系统论证、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技术体系、制定技术标准及规程、开展科学试验验证、实施提速改造工程、推进装备现代化、组织提速牵引试验和运行模拟验证8个方面的攻关,成功实施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列车运行最高速度则达250km/h。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试验验证、工程实践和推广应用,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客运专线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63.
综述了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种类以及发展,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列出了未来几年需重点发展的新型防水材料,预计2010年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比例将达到70%.  相似文献   
464.
文章结合338省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工程实践,在调查检测现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态的基础上,结合该道路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社会影响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沥青路面加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65.
针对目前正在运营的刚架混凝土拱桥出现的主要病害,首先利用基于层次分析及专家评估的变权综合系数法对一实际病害桥梁结构进行了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该桥的维修加固措施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桥梁加固后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该桥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综合系数法能够较好地得到既有刚架混凝土拱桥的评估结果,同时本文的维修加固措施对今后同类型桥梁结构的维修加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6.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易造成结构性能退化进而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现行计算理论.提出在用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模型,可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7.
针对主梁的失效,利用已有构件时变可靠度成果,提出在役梁桥承载力可靠度预测方法和分析步骤,并进一步研究结构时变可靠度规律,是在役桥梁结构承载力可靠度预测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468.
叶琪  王国权  杨兰强  金增选 《隧道建设》2017,37(11):1379-1386
为解决围护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对临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基于宁波地区首例MJS工法桩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MJS工法桩的施工原理,并提出了一套适合宁波软土地区的施工和设计参数。最后,采用建筑物沉降位移、建筑物倾斜、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位移等动态跟踪监测手段得到了MJS工法桩施工期间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变化规律、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化规律以及深层土体的变形规律,并进行了MJS工法成桩质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1)MJS工法桩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2)MJS工法桩的水泥掺量大于50%时,其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49 MPa;3)在淤泥质土中MJS工法的成桩质量会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469.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高桥隧道出口下穿南同蒲既有铁路施工中,根据黄土的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将设计的在总长100 m、φ159大管棚超前支护条件下采用双层支护形式的(外层为喷混凝土,内层为模筑混凝土)双侧壁导洞开挖法优化为双层支护形式的(两层均为喷混凝土)弧形导洞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并通过仰拱和二次衬砌紧跟的方法,开创性地解决了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构筑物施工中安全和进度的矛盾,有效地控制了洞内、外沉降变形,保证了下穿段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和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营,并降低了工程造价,丰富了黄土隧道设计施工的理念。  相似文献   
470.
郑西客专高桥隧道出口下穿既有南同蒲铁路段集成了特浅埋、大断面、新黄土、小角度下穿等技术难点,由于浅埋、新黄土隧道施工易发生较大变形甚至突然性塌方,为确保下穿段施工安全和既有线运营安全、同时保证隧道建设工期,通过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采用超前管棚+双层支护+台阶法方案。现场通过地表对既有线进行加固、洞内100 m长管棚超前支护和双层喷锚支护,以及仰拱快速封闭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采用台阶法安全、快速下穿通过既有铁路段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方案比选情况和现场施工情况,对试验测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段采用双层支护台阶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其技术关键和相关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