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5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Thebileacidswereconfirmedasnonspecificcytotoxicsubstanceswhichplayveryimportantro1einpathophysiologyofextrahepaticcholesta-sis[la.Invitrostudieshadprovedthatthebileacidscouldcausechronicandacuteinjuryofpancreaticductalepitheliumactingasaninitiatorofpancre-atitist2i.Thepancreaticcancerisamajorworld-widepublichealthproblernandremainsasignifi-cantclinica1challenge.Atthetimeofdiagnosis,about7o%ofpancreaticcancerpatientsmanifestobstructivejaundicewhichcanresultinprogressiveliverdysfunctionandculmin…  相似文献   
42.
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mTOR/P70S6K信号通路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底物激酶(P70S6K)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癌中mTOR和P70S6K激酶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癌中的mTOR和P70S6K激酶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且两者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746,P<0.001).结论 mTOR/P70S6K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NANO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宫颈、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中NANOG的表达;分别用原代宫颈癌肿瘤球细胞及肿瘤球分化细胞接种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中NANOG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新鲜宫颈癌组织经过无血清培养可以生成肿瘤球,再次经过血清培养后能够分化成上皮样细胞;裸鼠移植瘤实验证实这种肿瘤球细胞具有很高的成瘤性.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NANOG在介导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Objective To conduct a case-control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of th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gene with phenotype of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All subjects were unrelated residents in northern regions of Chin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MP-9 genotypes. Results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in the patients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s (OR=0.77, 95% CI=0.45-1.34; P=0.36).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subjects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sex and age, smoking status, alcohol dependence, pickled diet status, or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he patients were further examined with stratifications by age, sex, grad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lymphatic invasion, venous invasion and TNM staging. The results showed no pronounced association among the stratifications.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MP-9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genotypes and phenotype of 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45.
目的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为进一步阐明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8例新鲜的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抽提总RNA进行Hy3荧光标记,miRCURYTMLNA Array(v.16.0)(Exiqon)芯片上进行杂交反应,实时定量PCR验证miRNAs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对芯片进行图像扫描和数据分析,筛选获得17个三阴性乳腺癌相关miRNAs,其中7个miRNAs表达上调,10个miRNAs表达下调;显著上调的有miR-93、miR-328,显著下调的有miR-145、miR-205。结论筛选得到三阴性乳腺癌miRNA差异表达谱,其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单一高频超声、钼靶X线及联合应用钼靶、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的31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104例仅行高频超声检查,98例仅行钼靶X线检查,两者联合应用者116例。结果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78.6%,误诊率11.2%,漏诊率10.2%;单独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7%,误诊率10.6%,漏诊率8.7%;联合应用超声、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93.1%,误诊率4.3%,漏诊率2.6%。单独应用高频超声或钼靶X线检查与联合诊断的检出率及漏诊率有统计学差异,误诊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钼靶X线与超声检查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诊断互补性,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骶前冲洗对直肠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软件对1980年1月~2011年1月间发表的骶前冲洗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局部复发影响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篇文献(其中1篇文献有77名患者未确定分组,10名局部复发,67名无复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7%(367/4776),冲洗组局部复发率为6.4%(240/3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044),合并OR值为0.51(95%CI:0.4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确定人数并入冲洗组或未冲洗组,总局部复发率为7.8%(377/4852),冲洗组局部复发率6.6%(250/3 808)或6.4%(240/3 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 044)或12.3%(137/1 111),合并OR值为0.51(95%CI:0.40~0.65)或0.49(95%CI:0.39~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前冲洗可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扶正理气合剂对大鼠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0只,随机分为5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灌胃诱导大鼠肝癌模型,电针组造模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关元、内关、三阴交、肝俞穴治疗,扶正理气合剂组给予扶正理气合剂灌胃,针药联合组则予上述电针和扶正理气合剂治疗,共16周。造模16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标本,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NF-κB活性及微血管密度(MVD),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组织活性氧(ROS)、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LP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ROS、LPO含量、NF-κB活性、TGF-β1 mRNA、VEGF mRNA、MVD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ROS、LPO含量、NF-κB活性、TGF-β1mRNA、VEGF mRNA及MVD表达显著下降,而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上升(P<0.01),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NF-κB活性与TGF-β1mRNA及VEGF mRNA呈正相关关系(r1=0.554,P<0.05;r2=0.572,P<0.05)。结论电针和扶正理气合剂均能显著降低实验性肝癌大鼠的NF-κB活性、TGF-β1mRNA及VEGF mRNA及MVD表达,从而降低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这与其清除自由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hCTR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减轻铂类药副反应的临床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手术后接受含顺铂方案一线化疗的NSCLC患者组织中hCTR1的表达情况,其中35例患者于化疗前后采取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B2及姜黄素等措施,分析hCTR1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化疗疗效及化疗副反应的关系。结果 hCTR1的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NSCLC细胞的细胞质;hCTR1表达与含顺铂方案的化疗疗效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2,P=0.01),而与年龄(P=0.29)、性别(P=0.32)、病理类型(P=0.19)、临床分期(P=0.52)、分化程度(P=0.62)及是否吸烟(P=0.89)无关;化疗副反应大小与性别(P=0.87)及年龄(P=0.47)无关,与在化疗前后是否采取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B2及姜黄素等措施有关(P<0.05)。结论 hCTR1的表达可能是NSCLC患者以铂类为基础治疗的化疗疗效及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子。对于有高表达hCTR1的NSCLC患者化疗时,在化疗前后采取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B2及姜黄素等措施,可以减轻化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骨转录因子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与乳腺癌微钙化形成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骨转录因子Runx2和骨桥蛋白OPN在62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根据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有无与数量多少,将62例乳腺癌分为3组,即无钙化组、少量钙化组以及大量钙化组,观察Runx2和OPN蛋白表达与不同乳腺癌微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Runx2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2.6%(45/62)。OPN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9.0%(49/62)。Runx2和OP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出现和数量密切相关,随着微钙化从无到有以及由少至多,Runx2(χ2=15.686,P<0.05)和OPN(χ2=16.161,P<0.0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步增高的趋势。但Runx2和OP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钼靶片中微钙化形态无关。结论 Runx2和OPN蛋白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微钙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