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540篇
综合类   755篇
水路运输   487篇
铁路运输   362篇
综合运输   8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克服了传统压浆技术的缺点。从试验室配合比、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介绍金属波纹管配合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在西堠门大桥南塔施工的应用,工程实际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2.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塔钢套箱首节段下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塔钢套箱为哑铃形结构,首节段的整体下水是其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针对其结构特点介绍了南塔钢套箱首节段的下水条件、下水方案以及确保下水安全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3.
王功力 《桥梁建设》2006,(Z1):154-156
介绍国内外混凝土梁在制造与使用过程中,对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检测技术。对我国桥梁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检测项目、内容及手段,为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亚洲客车周》活动所采用的欧洲客车测评体系,给中国客车行业带来新的思想,如何根据中国巴士与客车的使用环境,分析与欧洲标准的差异特征,将有助于中国制造商应用技术创新和车型设计塑造先进的市场形象,提高品牌的国际影响力,2006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上就有许多中国客车技术创新实例。  相似文献   
85.
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必要性分析。经试验和实践表明 ,采用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生产出来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良好 ,并可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6.
汽油清净剂性能评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汽油清净剂对发动机进气阀沉积物 (IVD)、喷油嘴沉积物 (PFID)清净性能的简易评价技术。通过分析和试验研究证实了IVD ,ISD(进气系沉积物 ) ,PFID模拟试验以及燃料氧化反应器试验和润滑油曲轴箱模拟试验用于评定汽油清净剂性能 ,与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相关 ,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平行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87.
利用铁谱分析技术对汽车发动机状态进行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铁谱分析技术制成发动机在用机油油样谱片 ,研究了谱片上磨屑总量累积效应和大磨屑总量累积效应两个参数与发动机技术状态的对应关系 ;用 3台同型号车用发动机机油取样检测 ,指出在检测过程中 ,若发现发动机存在故障隐患 ,则需对谱片上磨屑的数量、形状、尺寸、表面形貌及颜色做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以确定故障原因及其部位。  相似文献   
88.
比较各种灌封材料的优缺点,研究在铁路客专信号产品生产中应用硅树脂凝胶灌封的关键工艺,包括PCBA表面清洁、温度控制、配方管理和控制、抽真空、灌封有效期管理和固化过程管理等,特别提出灌封有效期管理的新观点,并进行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89.
In 2004, a new searching algorithm for Magic Formula tyre model parameters was presented. Now, a summary of the results, for pure and combined slip, that this algorithm is able to achieve is presented. The Magic Formula tyre model needs a set of parameters to describe the tyre properti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is dealt with in this article. A new method, called IMMa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OA), based on genetic techniques,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se parameters. Here, we show the computational cost that has been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eve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gic Formula tyre model, called Delft Tyre 96.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are its simplicity of implementation and its fast convergence to optimal solution, with no need of deep knowledge of the searching space. Hence, to start the search, it is not necessary to know a set of starting values of the Magic Formula parameters (null sensitivity to starting values). The search can be started with a randomly generated set of parameters between [0, 1]. Nowadays, MF-Tool, an application developed by TNO, uses a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o fit Magic Formula parameters from Matlab toolbox [van Oosten, J.J.M. and Bakker, E., 1993, {Determination of magic tyre model parameters}.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21, 19–29; van Oosten, J.J.M., Savi, C., Augustin, M., Bouhet, O., Sommer, J. and Colinot, J.P., 1999, {Time, tire, measurements, forces and moments, a new standard for steady state cornering tyre testing}. EAEC Conference, Barcelona, 30 June–2 July.]. We refer to that algorithm as the starting valu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employed by TNO and the proposed IOA method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give a relative idea of adjustment accuracy, the sum-squared error and the mean-squared error, from the curves of the tyre model with the parameters optimized by both ap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test data ar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90.
刘志柱 《机电设备》2005,22(4):16-17
提出了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镀锌钢带以恒定速度卷绕的技术方法.要达到整个卷绕过程中绕线速度恒定,关键是以正确的算法计算,逐字减少D/A转换控制字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