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9篇
  免费   228篇
公路运输   3276篇
综合类   3575篇
水路运输   102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2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晓丽 《交通标准化》2010,(15):169-171
通过对沥青路面车辙的现场调查、路面钻芯和切割取样分析以及室内试验结果,得出车辙产生的原因,可为沥青路面车辙破坏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Superpave法确定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 《交通标准化》2010,(21):39-42
在王兰高速公路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施工实践中,采用Superpave法来设计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30,确定其最佳油石比,并对最佳油石比下的LSAM-30进行路用性能检验,结果表明,采用Superpave法设计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性。  相似文献   
993.
张习 《交通标准化》2010,(21):48-50
根据实际施工经验,结合目前下封层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沥青路面下封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预防沥青路面的破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强夯发裂技术对需要翻修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旧混凝土路面的同时又有效地解决了环保问题,具有极大的工程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5.
黄宽 《交通标准化》2010,(21):33-36
根据目前公路养护维修技术向着高效、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的特点,介绍冷再生技术的优点以及工艺,并通过工程实例中冷再生技术的应用,详细介绍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冷再生技术维修的质量控制因素,可见沥青混凝土旧油面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以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制动板锚固为研究对象,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制动板进行构造、受力分析及工作机理研究,并通过试验路现场观测验证,提出新型端部制动板锚固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限制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纵向位移。  相似文献   
997.
李小虎  李东 《交通标准化》2010,(21):133-135
如何改建旧沥青路面是我国当前公路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其中包括旧沥青是否再生利用、再生利用方式和改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对旧沥青的老化程度以及旧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质进行试验分析,可为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程强 《交通标准化》2010,(24):80-82
沥青路面平整度是衡量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水平以及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克服多种因素影响、提高路面平整度是施工单位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9.
降雨入渗时沥青路面流固耦合作用的力学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BAQUS软件建立降雨入渗条件下的沥青路面渗流有限元模型,得到相应的渗流规律和渗流场的分布状态;在建立合理的降雨渗流场边界的基础上,运用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分析了沥青路面在渗水和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研究表明:降雨入渗过程将会导致沥青路面内部饱和度和孔隙水压力出现显著的变化;在动态荷载的作用下,降雨入渗后的沥青路面内部各项应力指标呈现波动特性,孔隙水压力与流速出现了较大的正、负逆转。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马歇尔标准击实试验确定了不同温拌剂的降温效果,通过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温拌剂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剂可以显著降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拌和温度;不同温拌剂降低温度的幅度不同;最佳施工拌和温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温拌剂A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而温拌剂B明显提高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降低了其水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