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0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丹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丹参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型肝癌发展的影响。方法SD大鼠肝门部肝实质种植Walker-256癌株瘤块,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将模型鼠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n=24)、肌苷+VC组(n=40)、丹参组(n=40)及5-FU组(n=40)。通过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肌苷+VC、丹参及5-FU,观察肝功、肝组织形态学及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丹参组对肝功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和5-FU组(P<0.01),而与肌苷+V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丹参组对梗阻性黄疸所致的组织形态学损害产生保护作用。②丹参组抑癌率和抑转移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VC组(P<0.01);而与5-FU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丹参组肝癌、癌周、临近肝组织及肺组织中PCNA、VEGF、ICAM-1的表达均低于肌苷+VC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与5-FU组比较,PCNA和V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CAM-1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肝脏损害有保护作用,而且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阻碍肿瘤血管的形成及防止肝内外转移等机制而表现出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益气散结解毒汤对S180肉瘤细胞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给接种S180肉瘤小鼠喂饲益气散结解毒汤及注射环磷酰胺后观察抑瘤率、瘤体比、吞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酯酶染色阳性率、E花结形成率。结果 益气散结解毒汤、环磷酰胺、益气散结解毒汤加环磷酰胺组抑瘤率分别为 :6 0 .6 2 %、4 0 .32 %、4 4 .37%。益气散结解毒汤组吞噬率、脂酶染色阳性率、E花结形成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结论 益气散结解毒汤具有明显抑制S180肉瘤作用 ,抑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 ,而联合化疗药则降低了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RVEP)的变化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RVEP ,以P1 0 0 潜伏期为临床评价指标 ,结合常规视觉检查 ,对 3 5例鞍区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视野、眼底等视觉功能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鞍区肿瘤患者视觉受损进行PRVEP检查时 ,P1 0 0 潜伏期明显延长 ,其异常率明显高于一般视觉检查 (P <0 0 5 ) ,且PRVEP波形明显畸变及波幅降低。结论 PRVEP检查能较准确反映鞍区肿瘤患者视路受损及术后视觉功能改善情况 ,对鞍区肿瘤患者视觉功能的评判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ts morbidity shows a tendency to in-crease. The prognosis for pancreatic cancer is poorbecause the early--diagnosis for it is difficult.Therefore,every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developbetter methods for the early--diagnosis. The serumlevels of CA242,CA19--9 and CA50 of patients withpancreatic cancer were measured by IRMA and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atients with benignpancreatic or biliary tract diseases and with non-.pancreatic…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全血GSH-Px活性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DTNB直接法检测34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前1日及术后3周全血GSH-Px活性。结果 颅内肿瘤患者术前全血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恶性肿瘤患者全血GSH-Px活性下降更为明显。术后3周良性颅内肿瘤患者全血GSH-Px活性已恢复正常,而恶性颅内肿瘤患者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GSH-Px活性变化与颅内肿瘤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胸液脱落细胞 p53基因突变在恶性胸腔积液 (MPE)诊断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用 PCR- SSCP分别检测了 1 9例MPE及 1 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新鲜脱落细胞标本的抑癌基因— p5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并与正常胸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7例 MPE有 p53基因突变 ,突变率为 36.84%。其中5例发生在第 5外显子 ,2例发生在第 7外显子 ,第 6、8外显子未检出突变 ,有 2例突变检出早于临床病理诊断。结核性胸液无 1例突变。结论 提示 p53基因突变在 MPE脱落细胞中较常见 ;PCR- SSCP分析胸液脱落细胞中 p53基因突变可以作为 MPE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以荷瘤 (S37)小鼠为模型 ,进一步验证针灸并施的抗肿瘤和对IL2 IFN NKC调节网的相关网络MΦ IL1 Th的效应。方法 针灸荷瘤 (S37)小鼠的大椎、后海二穴后 ,取样 ,以吞噬中性红比色分析法 ,MTT比色分析法和单抗SPA Ig花环法等观察针灸对MΦ、IL1、Th及S37肉瘤的影响。结果 荷瘤针灸并施组、荷瘤艾灸组、荷瘤针刺组的小鼠腹腔MΦ吞噬功能、IL1含量及Th细胞 (L3T4)百分率均较荷瘤对照组显著增高 ;除针刺组外 ,其余两实验组均对S37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 ,针灸组和艾灸组IL1含量均较针刺组显著增高 ;针灸组Th细胞(L3T4)较针刺组显著增高。结论 针灸荷瘤小鼠大椎、后海二穴 ,具有正向调节IL2 IFN NKC网的相关网络MΦ IL1 Th和抑瘤 (S37)作用。艾灸也显示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制剂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ISI、OVI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抗TNF-α制剂治疗U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共3 3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TNF-α制剂在治疗UC的短期应答(OR=2.51,95%CI 1.73,3.64)与短期缓解(OR=2.74,95%CI1.80,4.16),长期应答(OR=2.98,95%CI1.98,4.47)与长期缓解(OR=2.64,95%CI 1.89,3.67),黏膜愈合率(OR=1.89,95%CI 1.39,2.59)各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可以降低结肠手术切除率(OR=0.61,95%CI 0.41,0.89),改善生活质量[IBDQ评分的均数差(MD)为14.74,95%CI 11.43,18.06],在所有报道不良反应(OR=1.14,95%CI0.97,1.34)与严重不良反应(OR=0.78,95%CI0.56,1.09)发生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中重度UC不仅可以诱导缓解及长期维持,而且可以促进黏膜愈合、降低结肠手术切除率、提高生活质量,长期使用也较为安全。上述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证实。  相似文献   
89.
FromMay1957toJuly1995,ourhospitaldocumented2l4casesofprimarymediastinaltumor-A1lofthemhadbeentreatedsurgicallyandwithcompletedataoftreatment.Thispaperaimsatanalyzingthetreatmentofthosecases.CLINICALDATAAmongthetota1cases,ll3weremale,lO1werefemale.Theyoungestwas3'5yearsold,andtheoldestwas69,av-eraged34.7l-Theshortestcourseofill-nesswasonedayandthelongestwas15years,averagedl8.7months.Amongthetotalcases,thetumorof184caseswasbenign,accountingfor85'98%;thatof3ocaseswasmalignant,accountingfor…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强度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了46例MFH细胞中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强度。结果显示MFH的P53蛋白与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组PCNA的表达强度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和PCNA表达强度值高组较P53表达阴性和PCNA表达强度值低组的生存期短、肿瘤转移率高、组织学分级高(P<0.05);肿瘤位置深在组P53蛋白和PCNA表达强度高于肿瘤位置浅表组(P<0.05)。结果提示定量检测MFH的P53蛋白和PCNA对于评估MFH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