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182篇
综合类   394篇
水路运输   110篇
铁路运输   207篇
综合运输   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高速公路的特点,较系统和全面地阐述路线景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总结设计新理念的选线原则,详细论述路线设计中的景观原则,介绍路线设计与景观结合的工程实例,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和模糊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沿海通航环境系统多层次,多指标模糊决策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南北航线江苏海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实际问题中,认为影响其船舶航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流量和航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3.
采用蚁群算法研究舰船避险航路规划问题,利用栅格法将航行海区进行细分,建立舰船避险航路模型,进而求算优化解。仿真结果表明,蚁群算法求解舰船优化航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绿色港口的发展背景。详细阐述了洋山深水港发展绿色港口的优势,并且讲述了洋山深水港绿色港口建设的技术路线。最后提出在把洋山深水港建设成花园港口中要优先推行的9项措施。  相似文献   
35.
张耀平 《隧道建设》2020,40(3):299-305
为早日建成跨越渤海海峡的快速通道,首先,介绍科学的比选方案,并提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概念,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根据 渤海海峡海况与地形地质特征,建立通道范围内烟台—大连间A、B、C、D 4 条可能路径的平面线路走向和纵断面模型;最后,通过线 路方案比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海底高架、沉管铺设或海底浅埋是较为经济、理想的方式,优于海底隧道; 2)A 线全长约110 km,经由海域最深处88 m,50%以上线路需要按海底隧道真空管道方式建设; 3)B 线全长约106 km,海底平缓,最深处67 m; 4)C 线全长约134 km,最深处66 m,自然纵坡小; 5)D 线全长约173 km,最深处51 m。建议将B 线、C 线作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线路重 点方案予以论证和考虑。  相似文献   
36.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长根  易思蓉  秦方方 《路基工程》2011,(1):138-139,143
在铁路公路选线时,一般先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对已知相机文件影像进行摄影测量处理,得到数字地面模型(DTM)和数字线画图(DLG),再进一步完成选线设计过程。时有单位因存在缺少相机文件情况,终止相关研究工作而造成经济损失。以温福铁路影像为原始资料的研究,在未知相机文件影像的情况下,提取了较高质量的选线资料。  相似文献   
37.
结合泉金航线(泉州段)通航环境实际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航线通航风险进行评价,并得到通航风险级别和影响通航风险主要因素,提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8.
陈文波 《交通标准化》2011,(19):172-173,167
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格局、关键技术及主要产品,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40.
杨建章  张玮  尚静国 《隧道建设》2011,31(1):144-148
为做好隧道监控系统的防雷工作,通过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等有效措施,形成层层保护结构,防止雷电侵入,确保监控机房设备、隧道视频终端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依据GB 50057-1994 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根据监控系统的网络构架及监控系统防雷要求进行设计,指出防雷器选型应注意的问题,重点阐述隧道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摄像机防护、控制器防雷、监控中心设备的防雷等。1年多来,栾川长青公司隧道监控系统没有发生监控设备被雷击的事故,该方案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