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5篇
  免费   260篇
公路运输   1487篇
综合类   1378篇
水路运输   970篇
铁路运输   662篇
综合运输   1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驱动电机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环境适应性影响电动汽车运行可靠性。文章在介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所承受环境应力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应力对驱动电机系统的影响,探讨几个环境参数的基准值,提出环境适应性设计的若千方法。  相似文献   
992.
论述编组站机车无线综合安全控制系统的机车控制基本原则,提出实现机车控制智能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就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调机作业效率进行分析,为实现编组站调机最佳自动控制在理论及技术上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轮轨型面测量仪测量大量即将磨耗到限的车轮踏面和钢轨轨头型面(简称旧轮和旧轨型面),从中选取具有一般性的型面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新旧车轮与新旧钢轨配合接触问题。通过几种轮轨接触模型的计算,总结了不同模型的接触斑面积、形状、位置,以及接触力分布和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旧轮和旧轨被挤压出飞边的原因。结果表明:新轮-旧轨接触模型的接触斑面积较小,等效应力较大,接触位置在轨顶的两侧,说明磨耗到限旧轮踏面被镟修成标准轮踏面形状的不合理性。旧轮-旧轨配合,与其他模型相比接触斑面积最大,轮轨匹配相对较好,因此,适应旧轨轨头型面的车轮踏面形状设计对于减缓轮轨磨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新建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引起地表沉降,这时对既有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主要受控于轨道的前后高低差.采用ANSYS二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最大等效应力、地质条件、隧道埋深、隧道结构形式等96种工况下的地表沉降量.并利用Peck公式回归分析得到96种工况下的沉降槽宽度系数.对模拟结果和回归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推导出沉降槽宽度系数与隧道埋深的关系式,以及地表最大沉降最与地层弹性模量、最大等效应力、隧道埋深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表沉降曲线的正态分布规律、沉降槽宽度系数的数学意义和轨道的前后高低差管理值,推导得到新建铁路隧道下穿各等级既有铁路时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95.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应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重点开展CFG桩+桩帽+加筋垫层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试验.实测路堤填筑堆载过程中及堆载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桩帽、桩间土压力及相应褥垫层顶面的土压力;分析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帽顶水平面应力、褥垫层顶面应力及桩土应力分担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桩帽顶水平面与褥垫层顶面应力在路堤横断面的...  相似文献   
996.
桩筏复合地基负摩阻段分析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桩筏复合地基桩顶负摩阻段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桩顶负摩阻段桩间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组模型对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桩顶处桩和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及桩顶刺入变形计算方法。分析垫层对应力调节、沉降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桩与桩间土间摩擦力作用下,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随深度增加衰减,并在某一深度衰减到较小水平,可不考虑该位置以下桩土相互作用对桩顶处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垫层模量对桩顶处桩、土应力调节起重要作用,并对桩顶上刺量影响显著。垫层模量越小刺入量越大,且随模量减小刺入量增长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97.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以地面线敷设为主,在进行线路设计时,需参考道路的相关技术条件以确定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技术参数及设计原则,同时需结合联络线、预留条件等确定特殊地段的设计原则。以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设计为例,介绍了线路平纵断面的曲线半径、坡度、坡长等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原则,以及曲线道岔的适用条件及技术要求;介绍了近远期规划设计中的经验。近远期规划设计应考虑增设联络线及远期线路延伸的需求,为线路平纵断面及曲线道岔预留条件,以避免既有工程遭废弃或无法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98.
为提升RBF神经网络性能,采用遗传单纯形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中心值,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区域的数值计算模型来进行正分析计算,以若干测点的正应力值作为训练样本,用优化的RBF网络反演模型区域的岩体力学参数及初始地应力场。依据沙溪铜矿区的地质资料进行算例分析,该方法的反演计算值、实测值及其他RBF网络反演计算值对比表明:所采用的遗传单纯形算法优化RBF网络的反演方法是可行的,改善了计算精度,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从动态角度出发优化编制铁路货运机车周转与运用计划对于提高机车日常工作效率、及时配备牵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编制高效的日计划机车周转图为目标,综合兼顾机车调度过程中整备、检修、备用等因素,针对任意机车交路建立多层次连续型时空网络,从而将铁路货运机车动态周转与运用问题转化为时空网络中机车走行径路的选择问题。采用弧-路模型思想为其中任意一台机车生成可选径路集,构建相应的径路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形成一套解决铁路货运机车动态周转与运用问题的理论优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客运专线各种标准梁型在实际应用之初均进行了实体箱梁的试验研究工作,以掌握结构的实际受力性能,对于保证箱梁的正常、安全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新建成灌铁路跨度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对梁端变截面处腹板在预施应力条件下的受力状态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测试,对跨中等截面段腹板在模拟运梁车运梁通过工况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静载试验。根据箱梁腹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对箱梁的截面构造和预应力束布置进行了设计优化、完善,改善了腹板的竖向受力性能,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在运梁、运营工况下箱梁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