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有关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该文对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2.
该文以某圆形水池为例,对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型水池结构中的设计及施工难点的解决进行了介绍。对该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经验,可为同类型预应力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2004版桥规关于竖向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实际是计算的平均竖向压应力,没有充分考虑到预加力的局部扩散效应。把竖向预应力作为不连续荷载,以傅立叶级数形式展开,导出竖向预加力作用下无限狭长矩形薄板竖向正应力弹性解析公式,该公式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竖向正应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34.
该文以新型超声波检测仪为基础,讨论了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的制定和细则,并提出了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35.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为我国首次采用盾构管片拼装式结构与衬砌预应力结构相结合的新型双层复合衬砌型式,隧洞内衬直径7 m,衬砌厚度45 cm,仅为直径的1/16,较常规混凝土偏薄,而且要承受单束锚索2 250 kN的张拉力,预应力偏高。为了解决薄壁混凝土环锚预应力施工中出现的锚具槽裂纹、钢绞线伸长值不足及预埋波纹管堵塞的难题,依托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采取理论分析计算、现场张拉试验等方法,探讨并解决了隧洞薄壁混凝土有粘结环锚预应力施工的技术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6.
体外预应力桥梁锚固块构造分析及拉压杆模型法配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玲  王强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71-76,80
采用3种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体外预应力桥梁锚固块的应力分析,分别考虑角钢、钢垫板、体外预应力钢管,钢筋网和分布钢筋对锚固块的影响,并对3种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另外,对单孔锚固的T梁锚固块直接利用美国ACI-318-05混凝土结构规范中的拉压杆模型进行配筋设计;对多孔锚固的箱梁锚固块,忽略横向应力和竖向应力的相互影响,利用弹性应力法建立箱梁锚固块的横向和竖向配筋的拉压杆模型进行配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预应力锚固块与主梁相接部位中设置角钢有效地降低了这一位置由于大吨位张拉力引起的应力集中;设置了钢垫板、角钢、体外预应力钢管以及锚固区钢筋网和分布钢筋后,锚固区是安全的。因此,运用拉压杆模型法对体外预应力锚固块的配筋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该文介绍了"索梁分载法"理论,并给出详细的理论推导过程和计算实例,同时就该理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针对某铁路桥拆除的病害板梁,采用了锚固端使用钢锚座施工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介绍了加固过程。通过对加固前、加固后的静载试验、疲劳试验,分析证明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以显著的提高板梁的承载能力,且板梁经加固后性能稳定,验证了利用体外预应力法对板梁进行加固的可靠性,为类似工程的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梯形轨枕设计有横向预应力,采用PC钢棒作为预应力筋,但国内没有相应的工装设备。为满足工期要求、节省生产成本,自行研制开发了梯形轨枕横向预应力张拉装置,它主要由穿心式千斤顶、拉杆、联接螺母、套筒、夹片式锚具和支撑小凳等六部分组成。介绍了工装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工作步骤。施工实践证明,利用此装置可以满足梯形轨枕横向张拉的工艺要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效益明显,为推广轨枕横向预应力施工技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0.
在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及时正确地解决,才能彻底清除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桥梁的工程质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