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59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某隧道坍塌救援抢险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某隧道"关门"坍塌事故救援抢险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救援的方式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救援抢险成功所需各种条件以及保证措施,同时指出了救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采取的应急预案.这些经验和措施对类似事故中应急救援抢险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考虑土拱效应的双排抗滑桩桩侧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双排抗滑桩结构承载的最不利状态.首先考虑纵向桩间土拱成拱机理,利用土拱抛物线拱轴线的几何特征及拱脚处的力平衡及应力状态,导出作用于双排桩桩侧的坡体土压力分布;然后针对双排抗滑桩桩间土体有限边界特点,通过对桩间土不同区域分别采用薄层单元法对土压力的分布模式进行求解,导得桩间土作用于双排抗滑桩桩侧土压力分布,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三防涂料DB SF-6101配制方法和涂覆工艺.经湿热、盐雾、霉菌环境试验,测量的涂覆DB SF-6101印制电路板绝缘、耐压和特性阻抗数据表明,该涂料具有很强的防护作用,能保持电路板良好的电性能.分析研究了三防涂层与电路板电性能的关系,提出了提高性能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提出一种快速的球面窗口三维线裁剪方法:排除两端点都在任意坐标半轴方向球切面之外或任意45°方向球切面之外的线段,并确定至少一端点在球面内的线段与球面窗口的相交关系.对于其它两端点都在球面窗口之外的线段,过球心作决策平面,并相交球面形成决策圆.通过判断线段两端点在决策平面的同侧还是异侧,以及线段与决策平面的交点相对于决策圆的位置关系确定线段是否与球面窗口相交.该方法可以快速排除大部分不与球面窗口相交的线段,加快求交进程,显著提高裁剪效率.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丰田陆地巡洋舰汽车防盗系统故障诊断的部位、检查电路及检查的程序。  相似文献   
26.
根据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论述了国防交通应努力强化应急保障、机动保障、立体保障、生存防卫和组织指挥等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27.
通过水槽试验测定混凝土联锁排的波浪动水压力,并选择椭圆余弦波理论进行计算模拟。根据混凝土联锁排的受力分析,建立动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波浪作用下的稳定厚度计算公式,探讨了波高、水深及波周期对混凝土联锁排厚度的影响。经过与其它公式及试验结果比较,证明所推导公式的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一汽马自达M6轿车电子防盗系统故障的具体检查方法。并同时培出了各种故障的故障代码。  相似文献   
29.
在对国内外相关规范关于桥梁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方法与脱轨荷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U形梁在保持抗倾覆稳定性下的最大侧向碰撞荷载,对比了欧洲规范EN 1991-1-7:2006和TB 10002-2017《铁路桥涵设计规范》中U形梁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式。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腹板侧向承载力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U形梁在侧向撞击作用下的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种规范计算得到的最大侧向碰撞荷载有所差异,但均大于3.5 MN;列车脱轨情况下的脱轨荷载模式和作用位置对U形梁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显著;U形梁跨中区域加载侧的底板和腹板在侧向位移加载模式下发生了大面积塑性损伤,腹板还发生了明显的侧向变形;U形梁在侧向撞击作用下的失效模式表现为腹板侧向承载力达到极限而发生破坏,通过拟静力分析确定U形梁腹板侧向极限承载力为1.5 MN,结构整体不会倾覆失稳。在设计和使用阶段应对U形梁腹板的损伤和承载力评估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0.
现代雷达对抗仿真系统的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对抗仿真系统主要用于鉴定雷达对抗系统和设备的性能,为技术改进和选取技术指标提供科学依据。在积累的雷达电子对抗试验经验和学习的先进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试验鉴定的现代雷达对抗仿真系统的设计思想。给出仿真系统框图和各主要部分功能,为了试验方便,在设置环境参数时提出了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并对部分关键技术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