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6篇
  免费   609篇
公路运输   6046篇
综合类   3758篇
水路运输   748篇
铁路运输   1703篇
综合运输   24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177篇
  2010年   839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977篇
  2007年   1196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指导寒冷地区钢箱梁桥的设计,以主跨436m的钢箱梁斜拉桥——辽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对其扁平钢箱梁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温度监测,采用对比分析、极值分析、概率统计等方法分析钢箱梁跨中截面温度及纵向应力日变化趋势、总体变化规律及温度对纵向应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20~45℃时,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钢箱梁顶板温度最大值小于实际监测值;钢箱梁连续24h温度变化服从正弦曲线分布,纵向应力每天前6h变化服从线性分布,后18h服从高斯曲线分布;24h内温度极值点时的温度效应为其它活荷载总效应的5.7~6.5倍;顶板冬季最冷月平均纵向应力相比夏季最热月低12~35 MPa,底板冬季最冷月平均纵向应力相比夏季低12~16 MPa。  相似文献   
982.
在铁路既有线桥梁换梁施工中,支座系统的处理方案关系到换梁的速度和行车的安全,以京广线汉水桥钢板梁更换施工为背景,介绍一种支座处理技术。该桥采用QZ球型钢支座替换弧形板式钢支座,新支座安装位置与原支座位置相同,但其下摆较原支座扩大并预留了钻孔空间。在钢板梁更换前,进行正式支座地脚螺栓钻孔,采用预埋钢板方式施工临时支座垫石,然后安装临时支座并更换钢板梁,保证铁路正常运营,最后进行垫石改造和正式支座的施工,待正式支座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支座受力转换。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在铁路既有线短暂的封锁时间内进行钢板梁更换是切实可行的,施工过程中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83.
重庆寸滩长江大桥为主跨880m的钢箱梁悬索桥,桥塔下、中、上横梁分别重3 062t、1 020t和1 050t,按照下、上、中的顺序采用无落地式支架法施工。支架主要受力构件为贝雷片支架、托架和钢靴,中、上横梁支架倒用下横梁支架构件。经优化设计,下横梁支架的4片托架顺桥向间距为1.2m+4.0m+1.2m,中(上)横梁支架的3片托架顺桥向间距为2.2m+2.2m;支架设4个钢靴(长1.1m、宽0.9m、高1.72m),钢靴嵌入塔柱并与塔柱接触面顶紧;计算表明支架和塔柱结构受力满足相关要求。支架施工时,首先利用塔吊在塔柱内侧安装提升支架,其次吊装钢靴、牛腿及其上端的分配梁,然后利用提升支架安装托架,其它构件由塔吊安装。横梁支架拆除时,通过在横梁施工时预留4个孔位,穿入钢丝绳(与托架分配梁锚固),采用千斤顶缓慢下放支架。  相似文献   
984.
铁路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在罕遇地震下桥梁结构满足规范要求,以主跨120m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云南万拉木特大桥为例,运用MIDAS Civil建立连续刚构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并优化延性抗震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振型以梁墩的横向振动为主,第1阶横向侧弯的自振周期为1.697s,全桥最大振幅出现在桥墩墩顶位置。在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为2%)作用下,中跨墩顶、底受力较大,均已进入屈服,但其弯矩均小于钢筋极限弯矩,桥梁满足"大震不倒"抗震性能目标。对塑性铰区进行优化,将墩底以上3m空心与实体分界位置处截面外层部分主筋弯折,形成最不利塑性铰区域;加强墩顶、底塑性铰区域横向约束钢筋布置,提高墩柱延性。  相似文献   
985.
为给我国涉外桥梁工程项目设计提供参考,对我国与南非桥梁设计规范中汽车荷载效应进行对比研究。采用铰接板梁法和刚接梁法,计算常用跨径的单片简支梁在南非与中国规范汽车活载作用下的横向分布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简支梁及整体式连续梁的纵向影响线加载,分析2种规范中考虑汽车活载纵、横向分布后的差异。对比发现,对于常用中小跨径的简支、连续梁,南非规范汽车活载效应均高出中国规范30%以上;对于简支T梁跨中截面及连续梁支点截面,南非规范汽车活载效应高出中国规范35%~80%。即便考虑到两国规范中汽车冲击效应计入方式的不同,南非规范汽车活载也大于中国规范规定值。  相似文献   
986.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主桥为(180+460+180)m双层地锚式悬索桥,主梁为钢桁架结构形式,采用整体节点构造,上、下2层桥面板均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桥面上铺装5.5cm厚双层环氧沥青。锚碇采用空腹三角形框架混凝土重力式锚碇,设置在水深20~30m的海床上,锚碇基础采用整体大沉箱,单个沉箱重达26 000t,在船坞内预制完成后用拖轮拖运到桥位处安装在碎石基床上,碎石基床采用升浆技术进行加固。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上、下2道横梁。主缆由钢丝强度等级为1 770MPa的平行钢丝索股组成,并用长达16m的刚性拉杆锚固在锚碇上,同时采用除湿系统结合传统防腐涂装体系的结构进行防腐,以提高缆索系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987.
为给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桥面外稳定性分析提供实用计算方法,对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标准拱桥面外弹性稳定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使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国内25座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桥基本构造数据及统计学参数;其次根据已有统计数据建立50~59m、60~69m、70~79m共3类跨径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标准拱桥并验算其安全性能;给出弹性稳定系数分析标准拱桥面外弹性稳定性能的基本假定以及竖向荷载和横桥向荷载计算方法,采用不同有限元方法分析标准拱桥面外稳定性,确定标准拱桥面外稳定性有限元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通过统计数据建立的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标准拱桥能反映工程实际;采用恒、活载稳定系数计算方法求解标准拱桥面外弹性稳定承载力及极限承载力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88.
兴旺大桥为(29.25m+76.5m+29.25m)中承式系杆拱桥,拱肋外倾24°,边腿与主拱脚形成V撑。为减小温度效应对拱梁固结处及基础的不利影响,在主跨设2道伸缩缝,同时设置系杆以平衡拱的水平推力。通过兴旺大桥主桥的总体设计介绍,为同等跨径的特色景观桥梁设计提供一种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989.
以南阁大桥的主桥斜拉桥加固为工程背景,基于将挂梁与主跨相邻35m工字梁作为整体来计算桥梁结构损伤程度校验系数的研究现状,考虑将挂梁作为单独受力的简支梁置于两侧斜拉桥框架上来计算校验系数,并据此校验系数判定桥梁的损伤程度,对旧桥进行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990.
在应用现行的公路桥涵技术状况评定规范对混凝土箱涵结构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时,存在结构类型划分模糊、评定依据不全面和客观性不足等问题。为克服上述弊端,借鉴《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以下简称《评定标准》)的评定思路和构件评定细则,结合箱涵的结构特点进行层次划分和权重设置,采用缺陷扣分法、分层综合评定法,在现有规范体系下对箱涵的技术状况评定做进一步细化。缺陷扣分法把箱涵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按照单项缺陷扣分的方式,引入《评定标准》的量化评定指标,根据桥梁检测的实际病害缺陷,实现对箱涵技术状况的简易快速评定;分层综合评定法是将箱涵按"构件层"、"部位层"、"结构"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参照《评定标准》的计算方法开展涵洞结构的技术状况评估。经实际工程应用,缺陷扣分法评估简易、快速,评估精度基本满足要求,而分层综合评定法虽然计算及评定过程稍显复杂,但由于其理论依据充分,因此评定结果也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