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125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01.
基于城市平面信号交叉口的客观实际,建立多约束的单点定时信号配时优化模型,模型以节点通行能力最大和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作为目标,通过转换得到综合目标函数,并利用阈函数法(SUMT)获取最优配时参数.与此同时,引入交叉口实例,结合调查数据,导入信号配时优化模型,通过程序计算获取配时参数、通行能力及车辆平均延误值,其结果通过配时检验,证明存在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103.
针对短连线交叉口群的通行能力计算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文章首先从不同角度对短连线交叉口群进行了界定,然后利用波动理论和车流运行的时空图,建立了短连线通行能力和损失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采用数学方法建立了通行能力及其损失量随着各个影响因素变化的图表。从中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且在信号协调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4.
105.
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考虑,选择北京市区典型信号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从犹豫区(dilemma zone)的角度出发,研究驾驶者在面对黄灯开始时刻出现的通过和停止选择地带时所表现出来的驾驶状态,从而可为认识并获取影响犹豫区的因素,以及为国内交通特征条件下信号交叉口犹豫区研究和犹豫区保护设备和措施的标定和设置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6.
为了使自动驾驶汽车在人机混驾环境下能安全、高效地左转通过无信号交叉口,在借鉴人类驾驶人左转时会对周围车辆驾驶意图进行提前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周围车辆驾驶意图预测的自动驾驶汽车左转运动规划模型。首先将无信号交叉口处周围车辆的驾驶意图分为左转、右转、直行3种类型,利用相关向量机预测周围车辆驾驶意图,以概率形式输出意图预测结果并实时更新,进一步界定自动驾驶汽车与周围车辆的潜在冲突区域并判断是否存在时空冲突;接着,在充分考虑他车速度、航向及车辆到达冲突区域边界距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自动驾驶汽车左转运动规划模型,生成一系列期望加速度;最后,基于Prescan-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搭建无信号交叉口仿真场景,对所提左转运动规划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将基于博弈论的运动规划方法、基于人工势场理论的运动规划方法与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比较,并选取行进比例达到1所用的时间和碰撞次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关向量机的驾驶意图预测方法可在自动驾驶汽车到达交叉口之前准确预测出他车驾驶意图;基于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左转运动规划方法能够通过速度调整策略实现人机混驾环境下自动驾驶汽车与周围车辆在无信号交叉口处的交互;不同算法对比效果表明,所提左转运动规划方法在自动驾驶汽车与不同数量周围车辆交互的仿真场景下均可有效避免碰撞事故发生并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左转通过无信号交叉口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7.
城市信号交叉口进口道处的车辆行驶情况对于交叉口的安全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根据车辆在交叉路口行驶的具体情况对进口道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本文从车辆排队的角度出发,将车辆的到达与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视为一个完整的排队服务系统,在考虑了车辆从变道开始至制动结束进入排队系统的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线长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模型,并以北京市某交叉口北进口道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进口道线长度适宜范围为37~43 m.该模型对交叉路口的规划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Shared lane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re designed for use by vehicles of different movement directions. Shared lane usage increases the flexibility of assigning lane grouping to accommodate variable traffic volume by direction. However, a shared lane is not always beneficial as it can at time result in blockage that leads to both capacity and safety constraint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to simulate traffic movement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with shared lanes. Sever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both for a single shared lane and for an approach with a shared lane. Simulation of a single shared lane used by straight‐through and right‐turn (as similar to left‐turn in the USA) vehicles suggests that the largest travel delay occurs when traffic volumes (vehicles/lane) of the two movement streams along the shared lane are at about the same level. For a trial lane‐group with a shared lane, when traffic volumes of the two movement streams are quite different, the shared lane usage is not efficient in terms of reduction in traffic dela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ble to produce the threshold traffic volume to arrange a shared lane along an approach.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9.
以信号交叉口行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借鉴生物界群集研究的成果,给出了行人群集的定义,同时提出群集半径的概念和基于搜索的群集半径计算方法。通过对北京市信号交叉口60个小时视频资料的737个行人群集样本的分析,得到不同行人群集的特征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行人群集半径能够较好地评价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服务水平,可以为信号交叉口大量行人过街的控制算法和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控制管理普遍采用简单化处理方法,导致交通运行中的诸多问题。面向中国城市交叉口交通组成复杂、交通行为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高的特点,指出有必要突破传统观念,区别化、具体化、人性化地处理交叉口各向、各类交通流,从而提高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以交通岛以及导行线的设计为例,探讨交叉口规划设计的精细化。围绕通行能力校验和信号控制分析,阐述交叉口精细化控制管理的基本内容。最后,以四川省眉山市某交叉口为例,阐述复杂交叉口精细化处理的基本思路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