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125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为降低驾驶人抵近交叉口过程因分心导致的交通事故,本文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BILSTM)建立分心驾驶识别模型。依托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45位驾驶人抵近信控交叉口过程中的横纵行为数据,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分心任务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心驾驶人需要更长的制动反应时间,制动操作时间缩短,踩压制动踏板的力度下降,同时操纵方向盘的稳定性变差。然后,筛选有显著性影响的6个特征行为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结果表明:BILSTM模型分心状态识别的精确率最高,达到92.6%,F1值为88.7%;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AUC和ROC曲 线等模型性能均优于单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5.0分心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说 明BILSTM模型能有效判别抵近信控交叉口驾驶人分心状态,可为交叉口驾驶人分心预警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2.
通过信号交叉口设置的监控设施,获取停车线前f 辆车的相关信息,以其为分析数据源,重构车辆运行轨迹,提取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参数. 对于轨迹重构中车辆运行时减速、停车、启动,以及恢复正常行驶速度等关键时间点的确定方法为:借助前f 辆车的停车时间信息和车辆到达概率分布函数,确定后续车辆的停车时间;结合车辆减速过程满足的双曲正弦函数,确定经历排队车辆的减速时间点;以前f 辆车的启动时间为输入,借助饱和车头时距,计算车辆启动时间点;根据车辆加速满足的匀变加速过程,确定车辆恢复正常行驶速度的时间点. 最后,通过实际车辆轨迹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3.
为了优化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开展了信号交叉口不同相位控制方式之间的临 界流量研究.以周期流量、平均速度和行驶时间为参数,建立了两种控制方式下交叉口通 行效率模型.结合两相位和四相位交叉口的具体特性,解析了各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将 交叉口通行效率模型简化为仅含流量的函数,从而求得了两种不同相位控制方式交叉口 在不同流量条件下的通行效率具体数值,通过比较最终确定了适合两种相位控制的临界 流量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通过直行及左转车的小时流量来确定交叉口的控制方式, 从而为交叉口通行效率的优化,以及控制与管理方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4.
城市干道旅行时间预测是实时交通运营管理与交通诱导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出行者的重要需求.文中分析了济南市经十路采集的真实数据,研究发现了交通需求和旅行时间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同时段具有较大差异、全天具有显著早晚高峰、以及工作日同时段具有相似性及波动性等特征.基于该类特性,分别改进了适用于周期性数据的卡尔曼滤波和波动性的人工神经网络2类预测模型.提出了组合预测算法,将基于历史同时段数据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预测值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历史天和临近时刻的可用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3.8 km的信号控制干道上,组合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低于0.9 min,误差超过2 min的概率低于4%,其预测性能可满足实时的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115.
针对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从实地调查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同一时间测量同一交叉口的交通量、通行能力、延误指标的综合调查与整理分析方法,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观测数据的精确性,并用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此方法是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调查课程实习的实践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6.
为了量化道路交叉口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冲突,阐述了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冲突的条件,选取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函数、行人穿越机动车临界间隙及行人占用冲突区域时长作为影响冲突概率的3个关键参数;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建立了行人数量与行人占用冲突区域时长的函数关系;比较了一定数量行人条件下,行人穿越机动车临界间隙与行人占用冲突区域时长的大小;分析了多排行人同时占用冲突区域的情形;建立了不同构型分布的行人与机动车交通冲突概率模型. 通过具体实例求得了二者冲突概率的具体数值. 结果表明,随着行人流量的增加,冲突概率呈上升的趋势,符合交通流运行的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117.
大多数发展中城市的道路交通都具有机非混合交通特点,但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机非混行程度不尽相同,不同的混行程度对交通组织方法与管控方案的要求也不尽一致.本文主要研究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混合交通环境的识别以及基于这种识别的混合交通交叉口分类方法.首先根据混合交通环境下与纯机动交通环境下车辆通过交叉口所用时间的差异,确定交叉口范围内非机动车与行人对机动车干扰的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不同混行程度的定量描述.研究表明,机动车所受到的干扰总体上随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的增长而增强,但当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机动车所受干扰将趋于稳定;对于不同交叉口来说,车辆所受干扰的差异比较明显.最后,介绍了依据混行程度(干扰差异)对混合交通交叉口进行分类的方法.以北京市道路交叉口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利用该方法得出北京市道路交叉口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18.
为了保障信号交叉口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多数行人过街环境遭到破坏,“中国 式过马路”应运而生.通过对北京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研究,在保障行人过 街安全的情况下对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推进“公平优先,保障效率”战略的实施,促进城 市交通系统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北京市交通的特点,以红灯期间到达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待区处违章过街的行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视频调查和人工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采集了9 554 个行人过街忍耐时间样本.建立了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 间的韦布尔参数分布模型.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与环境因素、行人特 性、出行时间、交通状况,以及道路环境等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9.
信号交叉口车辆的延误,是评价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交通控制、引道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反映了城市道路和机动车使用者对受阻程度、能源消耗和城市交通环境的感受。文章以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与兴安南路交叉口为例,组织48名调查员分车道分时段对该交叉口进行实地交通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处理,对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等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董方  徐志  徐淼 《交通标准化》2010,(23):28-31
根据现有规范和北京市信号交叉口车辆运行实际情况对公交车辆的车型进行划分,建立求解车辆换算系数的理论模型。根据对北京市60个信号交叉口的实际调查,确定交叉口进口道标准车的饱和车头时距,给出两类公交车辆换算系数的推荐值,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