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387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5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51.
荣天富  谢葆玲 《水运工程》2006,(8):70-73,78
三峡工程除防洪、发电外,具有相当的航运效益,目前这一效益已初步显现。文章对此作了概略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和及时抬高三峡水库蓄水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2.
横渡太平洋往返两个笈欠的随船调查研究表明,采用气象导航对减少燃油消耗和保证船舶安全、班期等,不但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航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3.
结合一条地下引水隧道施工实例,分析探讨有轨运输与无轨运输的优缺点和经济效益,通过10'#支洞一个季度的矿井提升机有轨运输施工比较,从而优化11#支洞施工方案为无轨运输,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4.
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主要潮流,高速铁路具有节能、环保、占地少、安全、便于城市间大容量运输等优点。从土地占用、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和“以电代油”三方面分析了高速铁路的节能减排效应;通过与其他运输方式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比较,分析高速铁路环境优势;最后分析了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发展高速铁路将直接关系到整个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效果,对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5.
考虑预应力、恒载、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提出一种物理意义明确而计算精度较高的预应力T梁上拱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计算结果可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拱度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本文概要地总结分析了长江内河10多年航路改革工作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深入改革的建议:未来内河航路深入改革和通航管理要统筹兼顾航道整治的进程,兼顾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兼顾适合于内河运输的各种船型的发展,兼顾航行船舶水上操纵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57.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两课”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太理想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在“两课”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新体系,分析了“两课”教学走社会实践之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8.
国家自2003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被纳入到这项制度中来,并从中受益.但是,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与困难.本文以社会学的视野,凭借社会公正论,力求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对我国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9.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影响各个社会群体获得其他发展资源的机会.目前,中国仍然缺乏评价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空间配置社会公平绩效的有效方法.基于社会公平理念,以2010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轨道交通网络分布的社会公平绩效评价和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对轨道交通网络分布和常住人口分布的空间匹配进行社会公平绩效的总体评价.其次,采用区位熵的方法进行社会公平绩效的空间分析.研究表明:人均享有轨道交通网络资源水平的空间差异由多种原因造成,这也显示出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分布中应用社会公平概念的复杂性;在土地使用规划中强调混合功能和职住平衡是提高轨道交通网络分布的社会公平绩效的重要策略.最后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分布的社会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可用于同一城市的历时性比较和不同城市的共时性比较.  相似文献   
160.
快速公交站台形式及位置最佳布置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公交在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实践,但对于站台的形式及位置的选择,我国还没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在阐述快速公交站台各种形式的适用性及布置方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路中式快速公交站台设置在交叉口进口和出口的适用性及位置形式。最后,以乘客时间效益为主要指标,建立了乘客出行延误模型,提出适合我国混合交通特性的站台最佳布置方法,为我国快速公交的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