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32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兰新铁路乌鲁木齐河特大桥跨既有铁路连续梁的施工为例,阐述了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方案及其施工组织,并详细介绍支架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应急预案等。通过理论分析以及现场应用的成功证明,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可控,采用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技术完成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可行,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铁罗坪特大桥现场施工条件,打破常规挂篮拼装施工方法,采用空中拼装贝雷片托架平台,在平台上分段拼装前支点挂篮,作为现浇段的施工支架,然后拼装挂篮其他构件。该项技术可用于其它构件拼装施工中,供同类桥梁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浇立交桥的跨线施工中,使用少支点支架进行施工,不仅满足了下跨线的安全运营问题,而且操作简单、快捷,施工质量也可以得到了保证。该文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北环路东延工程整体现浇跨越苏嘉杭高速施工过程,介绍了少支点支架在跨线桥整体现浇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可供桥梁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周家湾现浇梁的结构特点和技术难点,结合现场实际介绍了支架的搭设方案,总结了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和工程进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船体构件腹板在连接端部逐渐升高形成圆弧过渡肘板节点,较大的腹板尺寸导致其受弯时易出现屈曲破坏,从而影响船体结构的安全性。以典型圆弧过渡肘板连接的横梁-肋骨节点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强度试验与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肘板节点受弯时的破坏模式、极限载荷以及屈曲过程,讨论肘板臂长、圆弧半径、面板厚度对节点结构屈曲破坏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初始缺陷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根据肘板尺寸的不同,屈曲破坏的位置包括靠近肋骨的横梁腹板区域以及肘板与横梁过渡圆弧处的腹板区域;随着肘板臂长的增加,不同圆弧半径时节点的极限载荷均为先增大后趋于不变;随着圆弧半径的增加,肘板臂长较小的节点极限载荷缓慢上升,肘板臂长较大的节点极限载荷则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面板厚度对极限载荷的影响较小,随着面板厚度的增加,极限载荷先缓慢增加后趋于不变。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发动机前安装支架的结构强度,对前支架进行了强度仿真分析。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前支架的应力及能承受的极限载荷,基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前支架的使用载荷。仿真结果表明,前支架的初始结构存在强度问题,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对前支架初始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前支架的结构改进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HyperWorks9.0软件为工具,对某型号半挂牵引车发动机支架进行受力分析,详细准确地确定了发动机支架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部位,达到降低铸件结构关键部位应力的目标,并通过实际试验进行验证,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支架结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架有效地改善了关键部位的应力,解决了支架断裂问题,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港口用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开发了新型的高性能港机专用橡胶拖令移动软电缆。介绍了该电缆的技术性能、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试制要点,并介绍了该电缆的安装敷设,对电缆用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结合张家口清水河商务桥的施工实践,简要介绍了贝雷梁支架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箱梁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在该工程实践中,贝雷梁支架系统达到了汛期在市区河道安全施工的预期目的,可为同类型箱梁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于鹏  梁高峰 《隧道建设》2019,39(Z1):445-450
为解决凿岩台车臂定位系统与液压臂结构不匹配而出现液压臂下降时抖动、平动速度慢、泵压过高等问题,系统分析液压臂下降时抖动的原因,指出液压臂下降时抖动是由于液压臂下部液压缸平衡阀的先导油源压力不稳引起的,并通过试验证实,如果下降过程中下部液压缸平衡阀的先导油源压力一直大于其开启压力,液压臂能够平缓下降。可以通过提高液压臂油源压力和增大下部液压缸回油背压来解决液压臂下降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