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138篇
水路运输   61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安哥拉某港扩建项目为例,结合国外港口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经验与体会,对合同签订前到合同签订以及合同签订后管理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把项目合同管理与国外港口工程实际结合,供工程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2.
跨海大桥施工项目具有工程规模大、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风险性大等特点,与内河桥梁施工项目相比,其合同实施的条件更加复杂,合同管理的难度更大。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项目的实际,阐述了跨海大桥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3.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的加快进行,福建沿海港湾资源的布局正重新整合、调整,煤炭、原油、集装箱等能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展开。尽管海峡西岸具有海域条件良好的兴化湾、湄州湾、泉州港、厦门港等港湾,但随着海运船舶的大型化,港口工程向外海发展也成为趋势。由于特殊的水域条件,在台湾海峡外海建设港口项目有着特殊的要求。结合最近几年在海峡外海按照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几个大型原油、散货码头工程,提出工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4.
建设项目合约管理是推动生产经营稳定发展,维护公司正常经济秩序并且是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的一项管理工作,从而能够规范企业经济行为。合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起点,它控制并制约着计划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和保障企业利益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多年的工程项目合约管理工作经验,探讨了建设项目工程合约管理之若干问题,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5.
Harald Wagner 《隧道建设》2012,32(2):139-141
合同对地下工程非常重要。主要阐述地下工程的合同编制阶段、合同含义和项目组织。首先介绍合同模式及合同的主要构成,然后详细阐述合同编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如不良地质应对、风险控制、施工前采取的措施、风险规避措施、工程勘探质量和施工前、施工中采取的勘探措施等。  相似文献   
96.
输水工程合同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的实际,探讨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阐明只有签订相对公平合理的合同,才能使合同正常履行。同时,阐述了参建各方建立良好的互信互谅关系是合同顺利履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97.
广州大学城3年建成,速度快,质量好,被称为“廉政工程”、“阳光工程”。该文从抑制腐败、“深入设计”各项管理制度、细化施工合同奖罚条例等三方面阐述了大学城工程建设的保障体系,并结合劳动竞赛中的重奖重罚措施,综合论述了建立适合国情的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及奖罚体系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原驰 《公路》2003,(7):98-101
在激烈的公路工程国际承包竞争中,项目管理的成功与否集中体现在合同管理上。其中索赔工作对承包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海外工程承包的实践,论述了加强合同管理,树立“合同、索赔、风险”三种意识和“成本、时间”两种观念的意义、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99.
刘玲  范智杰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B06):147-149,170
就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如何控制进行探讨,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各阶段控制造价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电子商务合同是以电子网络为载体的新型贸易的协议形式,其与传统商务合同相比较有着重大形式差异。文章对我国现行合同法存在的关于电子合同当事人行为能力、电子合同成立、电子签名、电子证据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采用“破”“立”结合的方法完善我国电子合同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