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9篇
  免费   270篇
公路运输   803篇
综合类   1230篇
水路运输   1006篇
铁路运输   493篇
综合运输   2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Vissim仿真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主辅路流量组合和交织流量比下,菱形立交出入口区间平均速度、平均最大排队长度、出口流量与出入口间距的关系.研究表明,交织区平均速度、平均最大排队长度和出口流量都随出入口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当主辅路流量和交织流量比较小时,三者随出入口间距变化较小;当主辅路流量和交织流量比较大时,三者随出入口间距变化较大.因此可以得出,当交通流量较小或出入口间距受限时,出入口间距为l00 m时比较适宜;当交通流量较大时,随交织流量比由0.2增大到0.3以上时,出入口间距应由300 m增大到450m,才能有较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992.
公路上发生短时交通事件时,会对公路上的交通流产生干扰。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建立单向双车道高速公路模型。通过CA对发生短时交通事件后的区域进行划分,提出事件下游区域、核心区域、上游区域的CA模型,并构建焦虑换道、急切换道、理性换道规则。最后用MATLAB软件对短时交通事件干扰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高密度交通流的情况下,相同事件对交通流的干扰存在一定差异,在排队时间、最大排队长队、平均排队长度上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3.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分析了平板断面颤振过程中尾部旋涡变化过程,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模型周期性振动与旋涡规律性演化之间的关系。当风速低于颤振临界风速时模型尾部旋涡尺度较小,结构振动幅度较小,当风速接近颤振临界风速时尾部旋涡经历了能量从小涡向大涡的传递过程后由能量较大的旋涡控制结构振动,结构振幅明显增加,直到模型振动发散。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获得颤振时刻模型表面的压力场,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技术分析模型表面压力的模态特征函数,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表面进行合理分区,利用分块分析的思想研究颤振过程中气流能量输入特点。结果表明:在颤振过程中模型表面波动压力的主控成分向迎风端风嘴漂移;主控波动压力的漂移造成模型通过迎风端风嘴从气流中吸收大量的能量,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气流输入到振动系统的能量不断增加,而造成结构稳定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现有信号控制方法对多态交通流交叉口适应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在交叉口设置多功能进口车道和车辆检测器、车道控制器等硬件设施,进行了短时交通流预测基础上的多态交通流条件下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研究。根据交通量预测数据,建立信号控制延误估计模型,以交叉口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选取多功能车道流向,根据每相位最大排队长度逐步优化绿灯时长并实施信号控制。短时交通预测以小波分析为基础,采用RBF神经网络及Markov链分别预测交通流的稳态与随机部分。使用VISSIM软件对设置多功能车道的交叉口多态流信号控制方法进行了交通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行车延误,提高交叉口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95.
永州排砂坪隧道出口泥石流成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永州排砂坪隧道出口泥石流的成因分析,介绍了泥石流发生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全药冲冲沟的泥石流采用坡脚回填反压,改沟、顺坝,并结合排水进行治理;对石门漯冲沟泥石流,则设置拦挡坝等措施治理,并关闭采石场。  相似文献   
996.
湘江近尾洲枢纽二线船闸为升级改造工程,位置和轴线没有选择余地,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只能依靠优化开闸方式或修建导流墩来改善。采用1∶100定床正态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在充分认识常规开闸泄流方式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开闸泄流方式的组合试验以及导流墩布置数量、间距、角度等优化试验,提出常规开闸+边孔补流的泄流方式,或布设单墩长度20 m、走向与航线平行、间距20 m的3个导流墩,均可将通航流量提高到2 a一遇洪水标准。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有效改善交通枢纽内部行人设施的运行状况,提出交通枢纽行人设施客流适应度的概念,以此对交通枢纽的服务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行人设施客流适应度的博弈分析。各行人设施对应粒子的每一维参与博弈,通过粒子位置的更新实现参与博弈的行人设施控制参数的更新,经过博弈迭代搜索到交通枢纽行人设施客流适应度的最优值及对应的各行人设施的控制参数。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对实际交通枢纽中行人设施的组织优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不良天气和路面环境下沿用正常天气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时信号控制效益下降的问题,从不良天气和路面环境下交通流运行特征入手,分析了因天气和路面环境改变导致的以经典信号控制理论为优化基础的信号配时方案演变情况,采用Vissim软件建立了哈尔滨市嵩山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良好天气与雪天的交通信号控制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表明:雪天及时调整信号配时方案,与仍采用良好天气情况下的信号配时方案相比,能有效降低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停车次数和延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这一分析结果适用于所有不良天气和路面环境下的交通信号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999.
路段上集群智能网联汽车的车队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  柳祖鹏  陈玲娟  谭志鹏 《公路》2021,(2):210-215
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未来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有着关键作用。集群的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具备了涌现的基本条件,设计科学合理的交互规则,可以实现车辆的自组织,分布式涌现控制。以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及C2X模块为研究平台,修改驾驶模型参数,在C2X模块中编程实现3条交互规则:速度一致、尽量靠近、避免碰撞,在仿真软件中构建单车道仿真模型,运行仿真实验,统计车辆在路段上不同距离形成车队情况,利用车头时距分布的熵值来衡量车流的有序性。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运行至50s后初步形成车队,随着时间的增加,形成的车队越稳定,车流熵值在路段上随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形成车队后更加有序,在路段上呈现出涌现现象。  相似文献   
1000.
交通诱导系统中两节点间最优路径的选择是目前的一个难点问题,其中路阻函数的确定是路径优化的核心内容.针对交通流由畅通状态到拥挤状态再到堵塞状态的过程,应用经典交通流理论和实际调查数据,构建交通流诱导系统分段路阻函数模型,以q=10veh/h为一个单位,对函数进行分段拟合,构建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下的分段路阻函数,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拟合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流量范围内,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分段路阻函数在自由流状态、高密度状态和低密度条件下适合不同的分段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