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1篇
  免费   236篇
公路运输   920篇
综合类   1355篇
水路运输   1009篇
铁路运输   587篇
综合运输   40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51.
耦合轮对左右车轮间是通过耦合度可变的耦合器连接的,既不完全固结,也不可相对独立旋转,因此其动力学性能也有别于二者。现建立弹性阻尼耦合轮对(EDCW)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其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研究发现,选择适当的耦合度时,全部轮对均为EDCW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居于传统轮对和独立旋转车轮车辆系统之间。在直线上的临界速度小于独立旋转车轮而大于传统轮对,在曲线上的导向性能劣于传统轮对而优于独立旋转车轮,其直线上临界速度的提高是以曲线上导向能力的下降为前提的。研制一种具有主动控制性能的耦合器,使其在高速时具有小耦合度,在低速和通过曲线时具有大耦合度,可以很好地满足当今铁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2.
结合京沪高铁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风屏障基础施工的底面及侧面凿毛、打眼(竖向钻眼与水平钻眼)、清孔、注胶植筋、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以温州市某大桥为例,分别考虑风荷载的平均成分和脉动成分对车桥系统的影响,建立了风荷载作用下三塔悬索桥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并根据势能驻值原理及形成结构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导出了车桥系统的空间振动方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与分析了该桥列车通过时的桥梁动力响应和列车走行性。研究结果为三塔悬索桥的动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大跨斜拉桥的两阶段水准设防下的抗震性能,依托某大跨高低塔不对称斜拉桥,通过有限元模型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了反应谱和线性时程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主桥的不利截面分别为双塔的塔底截面,其低塔受横向地震效应影响较大,高塔受纵向地震效应影响较大,设计配筋时应根据受力方向优化。  相似文献   
55.
基于自主研发的真实道路来流参数测量系统,对多地区、多场景真实道路行驶来流湍流强度进行了测试,发现车辆道路行驶时来流湍流强度远高于风洞水平,道路平均湍流强度为4%,沿海地区湍流强度最高可达20%,在跟车或超车时湍流强度可达 28%。在汽车风洞内模拟了道路行驶跟车、超车等试验场景,对测试车辆气流环境进行了采集分析。结果表明,跟车和超车时,后车来流湍流强度较高且伴随有速度损失,湍流强度及速度损失大小与前车尺寸和跟车距离有关,湍流强度分布范围为2%~33%,与道路实测相当,且速度损失最大为19%。进一步探究了前车放置角度、风洞风速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对后车来流湍流强度定量调节的方法。完成了双车风噪测试,结果表明,风洞内高湍流强度环境车内风噪测试调制频谱结果与道路行驶测试结果相符,车内风噪频谱曲线差异主要集中在小于70 Hz的低频段。  相似文献   
56.
喷锚支护的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立新  周旭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1):37-38,50
喷锚支护是新奥法构筑隧道的主要支护手段,为使喷锚支护与围岩形成共同承载结构,必须在适宜的时机及根据适当的围岩变位量来确定恰当的喷锚支护结构。  相似文献   
57.
洞庭湖大桥拉索风雨振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晓宁 《公路》2003,(2):14-18
随着大跨径斜拉桥的不断建设,斜拉索的减振特别是风雨振的控制已成为该类桥梁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岳阳洞庭湖大桥建成通车后已发生多次强烈风雨振,在对应用磁流变智能阻尼减振技术控制风雨振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该技术控制拉索振动的实际效果,证明该阻尼器是拉索风雨振控制的有效手段。岳阳洞庭湖大桥全桥安装磁流变阴尼器后,加速度响应降低为原加速度的1/20-1/30。  相似文献   
58.
Schwanen  Tim  Dijst  Martin 《Transportation》2003,30(3):261-283
This paper assumes that activities at the home and work location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s' path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Fixed activities at these locations determine to a large extent the duration and timing of time windows – blocks of time available for participation in travel and out-of-home non-work activities. Taking the time spent at home and at the workplace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classifies activity patterns on workdays into six groups with distinct home- and work-stay patterns. For this, data are used from the 1998 Netherlands National Travel Survey. The six clusters vary in terms of the duration and timing of time windows and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can be explained by commute characteristics, types of non-work activities performed, workers' sociodemographic attributes, and their spatiotempor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impact of sociodemographic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bles on cluster membership is shown to be weak.  相似文献   
59.
悬索桥在施工过程的结构刚度比较小,空气静力作用产生的非线性效应以及桥面主梁架设方法都将对悬索桥施工过程的颤振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运用大跨度桥梁颤振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方法,分析宜昌长江大桥采用不同主梁架设方法时的颤振稳定性变化趋势,并探讨静风效应和主梁架设方法对悬索桥施工过程颤振稳定性影响的程度、机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60.
主要结合睢宁三合同段中的碎石桩试验段研究碎石桩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处理的实际效果,完善碎石桩的施工工艺。通过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瞬态瑞利波试验等检测手段的对比研究,探讨碎石桩的检测方法和碎石桩加固效果检测的最佳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