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对干湿交替运行下消落带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汛期水体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汛后,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引起的环境风险较低。消落带土壤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生态风险较低,Pb和Cd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较高,潜在生态风险较大。长期周期性干湿交替运行下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土壤中Cu,Pb,Cd,Cr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7.04%,24.49%,12.99%及13.70%,总体而言,增大幅度排序为Pb>Cu>Cr>Cd。  相似文献   
52.
利用三峡水库成库初期实测资料分析长江典型弯曲型河段龙王沱以及牛屎碛河段的泥沙淤积特性。结果表明:龙王沱河段呈现累积性淤积态势,龙王沱累积性淤积了67.8万m3,牛屎碛河段从2007年开始淤积,主要淤积在深槽。2008年持续淤积,到2010年5月,牛屎碛河段共淤积了20.8万m3。从长远来看,随着水库水位的进一步抬高,弯曲型河段的泥沙淤积将进一步加重,对可能出现的航道碍航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3.
文章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检验法,分析宜昌站和汉口站来水来沙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研究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宜昌至武汉河段的新水沙特性。结果表明,三峡水库的运行调平了流量过程,使得枯水期缩短,中水期延长;三峡水库开始运用后,两站年输沙量和部分月份月输沙量发生突变,输沙量急剧减少;进入宜昌至武汉河段的泥沙大幅度减少,几乎可以认为是"清水"下泄;出库"清水"从沿程河床获取泥沙后不饱和度降低,输沙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54.
重庆忠县石宝寨是三峡库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三大工程之一。因三峡水库蓄水后,石宝寨一部份将被淹没,国家先后投入1.1亿元人民币进行抢救性保护。从2005年开始,石宝寨进行护坡围堤保护建设,沿玉印山周围修筑一围护坡,同时在护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墙,把整个山寨圈围起来,犹如一个巨大盆景耸立江心,被媒体称为“世界最大盆景”。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山区水电大坝蓄水后对库区桥位风场特性的影响,以某复杂深切峡谷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通过Gambit和ICEM分别构建了原始地形以及大坝蓄水后的地形数值模型,并应用软件FLUENT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多工况对比分析了大坝蓄水对桥址区风速沿竖向和主梁跨向分布以及对主梁平均风速、风攻角和风向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蓄水时该桥址区风速有较明显的加速效应,风速放大系数高达1.14,但蓄水后明显降低;大坝蓄水后,大多数工况下主梁平均风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梁的正攻角效应明显减弱,主梁平均风向角整体变化规律一致,风剖面形状在低海拔范围内有较大变化,而随着海拔增加二者逐渐趋于相同.   相似文献   
56.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军  张璠 《水道港口》2010,31(5):473-477
依据三峡蓄水后变动回水区的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三峡水库175m正常蓄水下变动回水区输沙过程及该河段冲淤特性,揭示了航道调整的内在机理,总结了水沙条件变化和河段冲淤规律。结果可为减少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及淤沙浅滩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平台在未开发前具有雨水汇水面积大、径流系数大的特点,市政冲击负荷大。结合西安市某车辆段上设盖板平台的雨水调蓄具体设计案例,从合理性、合规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采用车辆段盖板作为雨水调蓄池的设计理念,通过增加外挂檐沟侧壁高度、减小沟底雨水管管径等措施,达到降雨时盖板边蓄边排的目的。研究分析表明方案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削减洪峰流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8.
管贤  余秋兰 《珠江水运》2023,(10):114-116
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是贵州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323亿立方米。水库于2021年12月28日实现.下闸蓄水,由于前期未考虑导流洞封堵蓄水至泄洪洞进口水位阶段的生态流量下放满足121m3/s环境水量问题,不满足现行环保政策下放生态流量的要求,为顺利实现下闸蓄水、同时满足生态流量下放要求,在制定下闸蓄水方案时,导流洞内安装两条生态道及生态流量闸阀,蓄水前期由导流洞内安装的两条生态下放生态流量,蓄水至泄洪洞进口水位后,由泄洪洞下放生态流量,实施导流洞二期永封堵从而确保了水库水利实现下闸;蓄水,同时满足河道生态流量下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9.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至水库蓄水期间,坝区将发生碍航和断航。采取提高船舶过闸单位面积核算载量的综合管理措施,碍航期货物过坝运输将不受大的影响:适度扩大汽车滚装运输和集装箱转运规模,可减少断航期损失。  相似文献   
60.
对三峡水库消落期重庆主城港区通航条件、通航情况、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的思考。重庆港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水路可直达长江八省二市,陆路与成渝、襄渝、渝黔、渝怀铁路以及成渝、渝黔等多条高速公路相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使其目前已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和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重庆长江上游航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