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8篇
  免费   185篇
公路运输   1615篇
综合类   1902篇
水路运输   1703篇
铁路运输   688篇
综合运输   12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模糊神经网络在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发动机失火故障进行诊断,建立起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训练及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本文分析了车辆整车振动模型自由度与计算精度之间的关系。以整车模型的参数作为因素集,以驾驶员座椅1/3倍频带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集,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了整车振动模型的自由度,并用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对整车振动的理论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首先考虑了道路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道路服务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实际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的特点,引进模糊数学理论,采用多级模糊评判理论与系统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路基下伏岩溶顶板稳定性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工程实际,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为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稳定性的评价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具有广泛的工程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利用土的密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和自由膨胀率等6项指标来判别南宁膨胀土胀缩性等级的模糊数学定量评判方法,对6项指标与胀缩总率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用其相关系数来确定相应的权重值,建立了相应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并用实例对所建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6.
选择桥梁设计方案,涉及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相容,在某些情况下又相斥。为了协调这些复杂关系,并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两级模糊优选模型及非结构性模糊决策理论。并运用此模型,进行一桥梁的设计选型优化,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证明了此模型在桥梁方案比选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
基于生长算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凸包构建Delaunay三角网的算法,它包括离散点数据的三角剖分及将约束边嵌入三角网。在对离散点数据进行三角剖分时,首先建立一个外轮廓为凸包的初始三角网,然后将剩余的点依次与既有三角网合并来生成包含所有数据点的三角网。为了将约束边嵌入三角网,找出约束边穿过的三角形,删除这些三角形并用约束边将这些三角形所围成的多边形分成两个简单多边形,再对这两个简单多边形进行Delaunay三角网剖分即可达到嵌入约束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路堤块石自然对流机理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为研究路堤块石在边界温度周期波动条件下的自然对流发生机理及降温效应的表征参数,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对50×50×65cm3尺寸的不同块石试样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平均RAYLEIGH数能描述块石层自然对流的发生情况,不同厚度的块石层将产生不同的对流模式,厚度大的块石层所产生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也较大,上层砂砾加下层块石的结构自然对流效应最弱。块石层降温效果取决于块石粒径、层厚及铺筑在路堤中的位置,这一结论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堤设计、施工,合理确定块石铺筑层厚、铺筑层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模糊逻辑推理在消除交通流诱导负效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交通流诱导可能产生的负效应问题,提出了诱导负效应消除的原理和模糊逻辑推理方法。在原理设计中,考虑了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对网络交通流分配的影响;在实现方法上,应用模糊推理技术对分流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设计了路线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方案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模拟结果验证了模糊逻辑推理技术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交通流诱导负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息条件下的道路出行者路线选择行为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而且交通流诱导与控制同时进行是消除交通流诱导负效应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以加权广义权距离概念为基础,结合噪声污染级别特征值法提出一种城市轻轨环境噪声评价的新方法。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际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使得评价结果科学、分明。通过一应用实例,与模糊综合多级评判模型相比较,表明新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