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3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两栖攻击舰直升机出动回收流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桐  黄斌  何巍 《船舶工程》2020,42(5):11-16
针对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出动回收流程规划及能力评估问题,通过分析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舰载直升机典型任务样式和舰面作业流程,合理分解舰载直升机舰面保障作业流程,包括主要作业流程规划、作业区域及保障设施。构建出动回收全流程仿真模型,并从提高出动回收能力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指导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作业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2.
2008年3月10日,在西班牙索菲娅王后的亲自主持下,西班牙海军的新一代多用途战舰——“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在纳凡提亚船石顺利下水。作为新世纪的“西班牙海上旗舰”,“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在总体设计上巧妙地将轻型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合而为一,舰上既有航母必备的高强度飞行甲板、机库和升降机,又有两栖舰特有的浸水坞阱和车辆装载甲板——实际上,“胡安·卡洛斯一世”号的基本舰型直接来自于西班牙海军现役“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而舰上的两栖船坞等部分则直接借鉴了其现役“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2号舰“卡斯蒂拉”号。从“血缘”的角度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其实就是西班牙海军将“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和“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拉郎配”后所诞下的“婚生子”。  相似文献   
53.
<正>水陆两栖飞机属于特种飞机中的一类,是可以在陆上机场起飞和降落的水上飞机。它具备陆基飞机和水上飞机的双重优点和长处。由于它在水面和陆地机场都可起降,适应性比水上飞机更强,可以满足水网区域使用及抗洪救灾、森林防火、紧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54.
水陆两栖汽车是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在水面航行的车辆装备,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世界上首辆水陆两栖汽车早在1940年左右就出现了,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后勤军用物资的运输和补给,但战后其被新兴的运输艇(船)等装备所取代,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水陆两栖汽车在水上的航速只能达到约10km/h,较低的极限航速制约了其在部队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5.
河北唐山读者宁明达问:国外的直升机航母与两栖攻击舰有什么区别? 答:从广义上讲,但凡以搭载直升机为主的大型水面舰艇都可以称为直升机航母。按照用途分,直升机航母可分为反潜直升机航母和登陆直升机航母。其中后者就是美国所称的两栖攻击舰,典型代表为“硫磺岛”级。  相似文献   
56.
名船之约     
《中国船检》2011,(8):91-94
冒险鸭水陆两栖巴士 长11.98M 宽2.48M 高3.85M  相似文献   
57.
鉴于目前关于我国公路建设中两栖类动物通道设置方法还缺少系统性研究,基于国内外成 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初步提出了公路两栖类动物通道的设置方法,包括位置确定、诱导生境 (包括微型水塘群和迁徙走廊) 设置、迁徙走廊保护设施(隔离栅、易进出的构造物和标志牌) 设置、效果评价等。以交通运输部典型绿色循环低碳示范路——鹤大高速公路穿越靖宇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段为依托工程,应用上述方法设置了6 处两栖类动物通道,指出了未来要继续深化研究 通道的关键参数和设计要求等,以促进我国道路生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针对着水姿态对水陆两栖飞机船体着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船身(机身)模型着水试验与仿真,分析着水载荷和运动响应,单船身模型可排除气动力及复杂的水面效应等因素引起的试验与仿真的差异。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压力分布满足设计要求;初始姿态角对压力分布及加速度的时历变化影响不大,但艉部着水前期姿态角会出现减小的现象;加速度和姿态角峰值随着初始姿态角的增大会出现明显的波谷型变化。综合看来,该型水陆两栖飞机着水性能在6°-8°姿态角范围内较优,7°最佳。  相似文献   
59.
60.
孙鸿范  唐国明 《船舶》1994,(1):50-56
本文介绍在被动式气垫平台上设置牵引绞车,通过该绞车与跨越气垫平台上方,并张紧于岸基和人工岛之间静止钢索实现可动的摩擦联结。当绞车在动力驱动下转动时,绞车在气垫平台上固定装置带动气垫平台一起,沿着钢索入端方向前进,以解决在无适宜的牵引车时,气垫平台水平往复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