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2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162篇
综合类   539篇
水路运输   4494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2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杨丹 《港工技术》2023,(6):117-1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制度的逐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水运工程建设。水运工程建设是影响水运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工作繁重。改革开放以来,水运工程招投标制度实现了不断发展与完善,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存于水运建设项目的招标活动中,亟待采取可行措施进行解决。鉴于此,本文将针对交通领域水运建设项目招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规范招投标活动,促进水运建设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为贯彻《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构筑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的航运安全体系,推进内河航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事主管机关对内河安全风险防控与监管体系、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设置内河船舶抗风等级是关乎内河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对于目前相关规定杂多、不够统一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对各省法规、规章以及香港有关规定的梳理,对典型船舶进行研究,分析在《内河条例》中增设船舶抗风等级要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3.
胡鉴炜 《珠江水运》2023,(13):16-18
在2019年,虽然我国修订了《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2019年《内河条例》),但对于船舶和水上设施的监管内容并没有加以完善。同时,随着新行业、新业态的出现,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内河水上设施的功能价值已从生产、交通中逐步转变为旅游、娱乐设施,监管主体及其职权存在交叉和融合,协同监管具备广阔的实践舞台。  相似文献   
994.
赵亮  余丹亚  林文升 《珠江水运》2023,(21):109-111
为了摸清航道自身通航条件,提高航道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漠阳江下游河网区主要航道历年水深测量图,航道跨临拦过河建筑物现状条件,以及河流水文泥沙和河床冲淤演变分析,提出在.不改.变航道现有规.划等级的前提下,将漠阳江下游河网区主要航道的维护水深由目前的05~12m提高到13m,实现全网主要航道统一水深,使航道部门对外公布的航道水深条件更接近实际,提升航道信息对船舶航行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国内“双碳”相关政策约束,港口的相关评价体系逐步贴近“双碳”目标实现要求。在新的发展战略要求下,内河港口主动适应政策要求,结合发展实际和特点,实现生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推进内河生态港口建设,本文构建了一套能够系统反映内河港口“生态优先、环境友好、资源集约、能力充分、理念先进”内涵的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其各项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996.
《综合运输》2010,(6):90-90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通过船型标准化方式,加强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改进内河船舶技术条件,完善和改进水路运输服务质量,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改善内河通航秩序,总体提升内河航运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997.
"滇游1号"电力推进客渡船是应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内河小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制"成果制造的示范船。该船环保性能优越,能够有效遏制航运船舶对空气及水体的污染,有利于保护高原湖库区水域环境,可满足西部地区对环保型绿色航运船舶的迫切需求,对实现水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综合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0,(23):88-89
中国将加快发展现代海运业 2010年11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国际海运(中国)年会上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建议,构建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积极发展水运业、海洋运输业将被列为重点关注的内容。徐祖远指出,海运业属于风险密集型产业,各国应该重视和支持海运业,保护海运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文章阐述了百色辖区内河的通航环境、渡口渡工特点和营运渡船状况,分析了远洋航行定位技术在百色右江客渡船舶上运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利用船载GPS设备进行内河海事监管的具体措施,为提升海事监管能力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张乐华 《珠江水运》2024,(7):133-135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繁荣发展,施工过程中“低标准、老毛病”和“习惯代替标准”的现象日益严重,这限制了基本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开展首个检验批检查与验收管理规定来源于此。本文用一项具体水运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首个检验批检查与验收管理规定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方式,探索从每个分项首个检验批施工检查与验收工作抓起,逐步改善目前现场施工质量管控现状,保障工程质量向精细化、规范化迈进,并对后续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复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