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黄虹 《中国水运》2006,3(1):52-53
长江三峡库区航道,自三峡大坝至忠县全长372.3公里,在135米蓄水成库前,以弯、窄、浅、险著称,航道维护标准宽度为60米,曲度半径为750米,维护水深分枯、中、洪水期分别为2.9米、3.2米和3.5米。三峡库区蓄水后,众多险漕及浅滩、急流滩均因水位上涨而淹没消失,航道有效宽度、曲率半径及水深均有了较大的增加,其维护标准宽度和曲度半径分别增加到100米和1000米,全年维护水深为3.5米。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多年来对水口库区的滨江铁路路基塌岸深入调查研究 ,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其原因 ,并提出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3.
栖凤湖游览船船型优化论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栖凤湖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和游览船特点,运用网格法结合交互式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方法。优化栖凤湖游览船船型主尺度;采用非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进行航线配船,并对栖凤湖游览船船型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4.
介绍栖凤湖游览船设计思想,分析船型、布置、造型、结构、减振降噪、操纵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应用,该船总体设计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5.
三峡库区地质地理条件下公路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地质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针对三峡库区复建公路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分析、预测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的危害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6.
通过对库区淹没港口设施的复建赔偿规划研究,认为在淹没设施调查中,只查明淹没实物的数量规模是不够的,还需查明其标准,功能和能力,通过对复建赔偿规划方法与规划成果的分析比较,提出并推荐采用分港区复建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保持复建赔偿和复建扩建工程建设规划的连续性,使两项既有连系又有区别的规划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7.
《珠江水运》2005,(10):1-1
前不久,徐祖远副部长针对天生桥库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务必"抓紧、抓细、抓实"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珠江航务管理局迅速组织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航务海事局长在南宁召开会议,协商一致,制定了<三省区航务海事管理联络通报制度>和<天生桥库区海事现场管理联动工作制度>,形成了天生桥库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8.
对历年来库区公路建设中所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初步探讨了地质灾害形成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9.
中通道龙滩库区具有较大的物流潜力,在提高航道等级的同时,提高与此相适应的水上交通管理水平,建设数字航道,是充分发挥通道作用的基础,并对推进珠江上游的水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就水上交通管理智能化平台数字航道建设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龙滩库区水上交通管理智能化数字航道的建设目标,并对系统通信平台、船用终端功能和其他系统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0.
水口电站库区回水变动段最低通航水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口电站库区回水变动段在通航标准和航道尺度既定的条件下,其通航保证率的确定既受到上边界沙溪口水电站下泄流量的制约,更受到下边界水口电站库水位升降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根据近期资料,对最低通航水位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