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89篇
公路运输   85篇
综合类   110篇
水路运输   920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本文根据辽河口西水道的泥沙、水文动力条件,分析该水道的演变规律和泥沙来源,给出西水道分沙及分流比值和冲淤变化的内外条件,并得出计算的经验公式,该公式通过动床模型试验结果验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为西水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水体中的泥沙分布非常广泛,它们对进入水环境系统的营养性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表面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是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污染物与泥沙的作用对水体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对泥沙及营养性污染物的形态、泥沙与水体水质的关系作了概述,重点对影响营养性污染物释放与吸附的因子作了分析,并对泥沙对营养性污染物吸附与释放存在的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4.
导流防沙堤的平面布置会直接影响沿海港口的港池、航道或者核(火)电厂取水明渠泥沙淤积的强度和范围.针对沙质海岸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导流防沙堤平面优化布置问题,建议导流防沙堤的走向与强浪向反方向的夹角应该小于90°,以45°~60°为宜.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取水口局部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支持这一建议.  相似文献   
65.
为配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具体实施,并为治理工程提供必要的水文、泥沙、风浪资料,用以指导工程、验证工程、服务工程拟建立水文、泥沙、风流监测系统,通过传输手段将实时数据送回信息接收站。  相似文献   
66.
陈建华  晏建奇 《水道港口》2005,26(Z1):141-145
文中从挟沙均匀水流运动特征出发,分析得到,泥沙的扩散是床面连续面源垂直向上的一维扩散,服从费克第二定理.泥沙扩散的直接媒介是大尺度旋涡.借助量纲分析,直接求解费克第二定理,得到浓度垂线分布公式为代数高斯公式.公式与实测点符合较好,尤其在水面附近仍能保持误差最小,克服了许多公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67.
环形水槽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运用二维数模方法,得到了环形水槽任一断面上的流场、压力场.通过分析认为,环形水槽可以用来模拟长直水槽.  相似文献   
68.
长江口宝山港池的经济疏浚及减淤措施设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长江口宝山港池经济疏浚措施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与疏浚措施和工程措施相关的4种减淤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69.
茂名港沙坝泻湖海岸泥沙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有钦 《水运工程》2004,(11):39-42
文章根据博贺湾的地形地貌、潮流、风浪、泥沙运动等资料,分析了沿海沙坝泻湖海岸泥沙运动特征,探讨沿海沙坝泻湖地区建设深水大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胡东  郭智威  袁成清 《船舶工程》2019,41(7):98-104
为研究船舶水润滑尾轴承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在含沙水质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 CBZ-1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泥沙对试验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泥沙浓度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大于泥沙粒度;材料的摩擦性能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泥沙粒度影响着摩擦副间的切应力和沙粒进入摩擦副间隙的难易程度。在泥沙粒度48μm/浓度1.2%的环境下,材料具有更加恶劣的摩擦学性能。适当提高滑动速度会加强摩擦副的润滑性能,但过高的速度会使泥沙颗粒严重破坏磨损表面;材料的摩擦性能随载荷的增大而逐渐恶化,在高载工况下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