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0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707篇
综合类   134篇
水路运输   1918篇
铁路运输   90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张国芳 《江苏船舶》2007,24(1):22-24
介绍工程挖泥船水下泥泵液压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系统设计特点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满足某工程中采用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要求,通过掺入水泥含量5%的抑制剂,来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掺入70 kg/m3的粉煤灰,增强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时粉煤灰的掺入对碱骨料反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给出了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分析了该配合比的特点和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该项研究对类似工程情况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45.
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大琼 《铁道运营技术》2005,11(2):24-25,28
为满足柳州市龙屯路立交桥引桥现浇混凝土具有高强、大坍落度、可泵性和大体积混凝土箱梁施工和质量特殊要求,以及混凝土成本的控制。介绍了该工程采用试验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对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5种原料进行试验比选,找出最佳组合,配制出具有可泵性好、缓凝、早强、高强性质的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既满足施工要求,又保证连续梁质量,同时还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6.
船舶建造中的船体变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讲,焊接产生的内应力,一般对结构质量无甚影响.只在动载荷及低温条件下才导致结构质量的破坏,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变形,不仅影响外观,而且还影响装配质量、装配工效。因为变形,舱容计量不准,易引起船主和货主的纠纷;因为变形,导致船体有些部位应力集中,构件易疲劳,随之影响船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48.
以浦东机场T3航站楼为例,介绍了浦东机场T3航站楼基坑开挖前,在水冲试验区对运土管线前端的出土方式,以及运土管线末端围区的泥浆分离技术进行的研究.首先计算了浦东机场深基坑开挖的总出土量,排布了对应的工期.其次对比了车辆运土、传送带运土和水冲管线3种运土方式,并研究了传统机械开挖和水冲开挖的各种组合.最后介绍了末端泥库的制作方法,探讨了泥浆分离技术和沉淀造土技术.  相似文献   
49.
为准确、可靠、有效地进行起重机泵健康评估,通过对多台不同使用年限的起重机进行试验,获取起重机实际运行时的泵信号,采用深度自编码模型(DAE)与马氏距离(MD)结合的方式,揭示泵性能退化和评估健康状况,对比统计特征、EMD、MLP、CNN等特征学习方法,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0.
饶广龙  王波 《船舶》2021,32(3):47-53
该文通过某10000 m3、4500 m3和13800 m3等多型耙吸挖泥船,对比分析不同泥泵驱动模式及不同舱室布置的耙吸挖泥船典型淡水冷却设备分布、流量分布及其冷却系统配置情况,总结出影响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设计的多个要素,包括泥舱型式、泥泵驱动方式,泥泵舱布置等,并针对性地给出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对今后该类型船舶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