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238篇
综合类   157篇
水路运输   72篇
铁路运输   80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喷撒颗粒的增粘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向轮轨接触间喷撒颗粒时的摩擦模型,并将此摩擦模型应用于修正的轮轨粘着理论中,对喷撒颗粒的增粘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从理论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向轮轨接触间喷撒颗粒的增粘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且增粘效果和轮轨的表面状态、颗粒的质量和进入轮轨接触面间的颗粒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32.
轮轨接触温升及其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轮轨接触传热的二维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法求出了轮轨接触区的接触温升的解析解。由于解析法难以求出接触区以外的温升,数值方法得以应用,因而应用有限差分法求得了轮轨接触温升的完全数值解。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数值解和解析解间的差别随列车速度和蠕滑率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只要求轮轨接触区的温升,鉴于解析解计算速度比数值解快得多,从工程应用上来说,解析解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3.
在对辽宁沿海地区软土形成和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室内直接剪切流变试验结果,从流变学的观点分析了辽南海积软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的特点。建立了该地区软土路基的流变本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及求参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和模型分析表明:海相成因的淤泥质粉质粘土路基的流变特征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水泥稳定基层层间洒布水泥粘层浆施工的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以及施工工艺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35.
目前的粘层强度试验不能反映粘层的真实强度,鉴于此,先采用车辙仪碾压模拟道路实际运行环境,然后用拉拔、剪切试验测定车辙碾压后粘层的实际强度,并与车辙疲劳前粘层的强度进行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法能真实地反映粘层强度,较目前常用的试验方法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宁宿徐高速公路徐洪河特大桥主跨现浇箱梁病害的基本情况,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粘钢加固法的质量控制要点,对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具体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7.
结合温拌和橡胶沥青两种技术制备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测试其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表观粘度等性能指标,并计算针入度指数PI、粘温指数VTS和针入度-粘度指数PVN等评价其感温性能。结果表明,与橡胶沥青相比,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增大,高温性能更好,高温粘度显著降低,有利于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但5℃延度下降,低温性能略差;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显著增大,但粘温指数VTS略有增加,针入度-粘度指数PVN显著减小,这与3种指标表征的沥青感温范围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从万吨级江海直达肥大型散货船的线型特点分析出发,分析比较双尾鳍、双尾、单尾线型各自的特点及如何进行线型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9.
薛鹏涛 《路基工程》2008,(2):141-142
研究了用冲击压实技术对粘砂土质路堤进行增强补压时,不同的碾压遍数对沉降量、压实度和回弹弯沉的影响.证明在合理的碾压遍数下,冲击压实增强补压能够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0.
粘补法:当低压系统(压力在2.5~8兆帕之间)的橡胶软管破裂时可采用此法。先将橡胶软管破裂处擦净,在破裂处涂上“厌氧”胶、“环氧树脂”胶、“801”或“502”胶(涂胶长度约为破裂部位的2~3倍)用胶布或帆布条采取叠压缠绕的方法在涂胶处缠绕4~5层,待粘补凝固15—20分钟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