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532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变态河工模型垂线流速分布是不相似的。以此为基础对悬移质泥沙变态模型的沉降相似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变态模型的泥沙沉降是不相似的  相似文献   
52.
陈立薇  郝秀彦 《水运工程》2002,(2):25-26,30
通过对修建尼尔基水库后嫩江水文,泥沙变化情况的分析,阐述尼尔基水库对嫩江航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卵石推移质观测方法,分析了长江上游干流卵石推移质的输沙特性及其变化。分析表明:近一二十年来,长江上游干流卵石推移量减少了22%~58%,中数粒径D50细化了约0.005~0.013m,主要是河道采砂、水利工程拦砂所致。  相似文献   
54.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蓄水,重庆库区的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问题,随着运用年限的增长而日趋严重,将严重影响重庆市的航运健康快速发展。针对三峡工程初期蓄水的泥沙淤积问题,分析了淤积的成因,预测了远景主要航道的淤积量,分析了泥沙淤积对重庆港口航道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5.
弯道水流基本特性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弯道水流运动规律的研究对江河治理、航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设计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弯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湾演变基本特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面横比降、横向环流、泥沙输移及冲刷深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56.
丁甡奇 《水运工程》2004,(10):66-68
介绍“重庆河段泥沙模型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以及对流量、流速、水位等多种物理量实现计算机实时测量与控制技术,着重介绍应用透光法实时测量含沙量、沉降法测量颗粒粒径的计算机测量原理与方法。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泥沙模型试验自动化测量控制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7.
考虑泥沙淤积的三峡水库9月分旬控制水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月分旬蓄水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应对三峡水库汛后提前蓄水时特大洪水的可能威胁。但随着水库运用时间的增加,泥沙淤积将造成大量库容损失,9月分旬控制水位确定时必须要考虑泥沙淤积的影响。本文通过水库泥沙淤积计算,考虑了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对三峡水库9月分旬控制水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泥沙淤积情况下的控制水位相比,考虑泥沙淤积的9月分旬控制水位进一步降低了可能的防洪风险,同时,虽然水库发电效益也略有减小,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8.
温州石化基地30万吨级航道选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动力泥沙条件分析、冲淤演变分析、航道轴线平均水深与开挖深度统计、基建工程量计算、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航道年淤积强度与淤积量计算、航道骤淤计算、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通航安全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温州石化基地30万吨级航道多条轴线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根据航道轴线自然淤积厚度、航道天然平均水深、航道平均开挖深度、航道首次开挖量、航道长度,大潮最大流速与航道轴线交角、最大横流速度、航道年平均淤积强度、航道年淤积量、航道平均骤淤强度、航道段最大骤淤强度及通航安全(航道拐点、附近有无岛礁)等多项指标对航道轴线方案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认为与涨落潮流方向基本一致的直线方案为最佳航道轴线方案。  相似文献   
59.
小门岛5万吨级煤码头工程潮流泥沙数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敬云  李文丹 《水道港口》2007,28(6):397-402
使用TK-2D软件对小门岛5万吨级煤码头工程进行了研究,对港池开挖后的流速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泥沙回淤强度进行了预报。研究结果表明:(1)大、小门岛围垦工程及5万吨级煤码头港区开挖工程实施后,与现状情况相比,小门水道及开挖区涨、落潮流速普遍增加;(2)在大、小门岛围垦工程基础上5万吨级煤码头港区开挖后,与大、小门岛围垦工程情况相比,小门水道及开挖区涨、落潮流速减小;(3)港区开挖后,泥沙淤积不严重,开挖后水深能够维持住。  相似文献   
60.
底部薄板附近的水流及泥沙运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国良  S.K.Tan 《水道港口》2006,27(3):137-141
通过水槽实验探讨了在饱和来沙条件下底部薄板附近的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包括不同薄板高度、与水流不同夹角的安装方向等情况下,单个底部薄板附近的水流结构、泥沙运动规律、底部薄板的导沙特性及其附近的冲淤现象,以及底部薄板群体的导沙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实验使用的薄板的长度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过短的薄板实验根本观察不到薄板前冲刷沟内的沙波运动,而该沙波运动严重影响薄板的导沙效应。底部薄板附近的水流结构具有强烈的三维特性,流场复杂,对于一定的薄板,水流夹角、沙波的运动是影响薄板的导流导沙促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