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介绍了钢管配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给出了2个简单公式及其适用范围,用以计算圆形或方形钢管配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这种计算方法可引入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42.
对舱内外既符合水平向,同时符合前后向与左右向的分隔要求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说没有纵隔壁的船不符合国际危规第二、三、四级要求,是船的设备与构造问题,而不是此表的问题,则下面二点更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143.
宽广水域的船舶碰撞大多是在接近对遇或小角度交叉相遇状势下发生的。两船设计于反向重合或接近重合的航线是构成这类碰撞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止或减少宽广水域中的船舶碰撞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在设计航线时就应加大两船反向航线的横距。  相似文献   
144.
145.
介绍金属燃油箱及塑料燃油箱的特性、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介绍按照GB 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进行的金属燃油箱的振动试验方法及塑料油箱的耐火性试验方法;探讨金属燃油箱振动试验过程中,不同品种的金属燃油箱出现的不同共振现象及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使用采集路谱并在试验室复现的振动试验方法评价金属燃油箱的方法更为接近实际;GB 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中关于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试验的内容引自ECE R34-1979版的标准,随着ECE R34-2000更新版的出现,笔者建议我国现行标准也应随之更新以保持与ECE同步.  相似文献   
146.
为研究钢-混组合梁(钢结构桥梁)遭遇碳氢火灾时的耐火性能与抗火设计方法,设计制作了3榀大比例钢-混组合缩尺试验梁,包括简支体系箱形截面梁、连续体系箱形截面和双肋工字形钢截面梁。开展了碳氢火灾下(前期燃油急速升温和后期天然气维持高温)简支梁跨中受火和连续梁单跨局部受火试验,获悉了截面温度场、受火跨和非受火跨挠度变化路径、裂缝发展模式、钢板屈曲特征和破坏模式。分析得到了组合梁在碳氢火灾下的耐火极限,深入揭示了组合梁截面类型和结构体系对组合梁耐火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热沉效应,火灾下钢梁的升温速率远快于混凝土板,停火后钢梁温度迅速降低而混凝土板温度持续升高,混凝土板上层的温度在停火48 min后仍然呈走高趋势;碳氢火灾下简支体系钢-混组合梁的挠度从初期就表现出快速增大的趋势,最终因挠度过大而失效;连续体系钢-混组合梁受火跨的挠度在初期增长较为缓慢,最终由于墩顶负弯矩区和跨中正弯矩区均出现塑性铰,梁转为机构体系,使得跨中挠度快速增大而破坏;连续体系钢-混组合梁非受火跨由于变形协调性先上拱,随后由于受火跨刚度衰退转向下挠;闭口截面箱梁仅外表面受火,其耐火性能显著优于双肋工字形钢截面梁,在相似荷载水平下其耐火极限分别为48 min和42 min;连续体系钢-混组合梁由于多余约束的存在,从受火开始就发生剧烈的内力重分布和变形协调,相较于简支梁,其耐火极限可提高100%;高温下连续体系钢-混组合梁出现的塑性铰与常温下的不同,是一种刚度逐渐降低的时变塑性铰。研究成果可为钢结构桥梁的耐火试验方法提供指导依据,也可为其抗火设计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7.
隔断耐火性能是轨道车辆结构耐火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轨道车辆隔断耐火性能评价标准,因此,针对国外和国内轨道车辆防火标准开展分析.对比EN 45545-3:201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3部分:防火隔板阻燃要求》、BS 6853:1999《旅客列车设计和结构防火实施法规》、NFPA 130:2020《固...  相似文献   
148.
为了研究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中耐火碎石最佳掺量, 设计了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方案, 即在2.36~4.75 mm集料中, 耐火碎石体积掺量为100%, 在4.75~9.5 mm集料中, 耐火碎石体积掺量分别为20%、40%、60%、80%、100%, 在9.5~13.2 mm集料中, 耐火碎石体积掺量分别为10%、20%、30%;研究了耐火碎石掺量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阻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耐火碎石最佳掺量, 并分析了最佳掺量下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阻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与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 将2.36~4.75 mm集料全部替换为耐火碎石时, 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降低约3%, 试件温度降低约1.4℃; 4.75~9.5 mm耐火碎石掺量占该粒径普通集料60%时, 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降低5%~10%, 试件温度降低约5.7℃, 阻热效果明显, 耐火碎石掺量超过60%时, 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急剧衰减, 阻热效果不明显, 掺量为60%~80%时, 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降低幅度达到10%~20%, 而试件温度降低幅度不超过0.7℃; 9.5~13.2 mm耐火碎石掺量占该粒径普通集料10%~20%时, 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基本不变, 而阻热效果明显, 掺量达到20%时, 路用性能降低约13%, 试件温度降低约7℃, 耐火碎石掺量超过20%时, 路用性能急剧下降, 无阻热效果, 试件温度增加0.1℃; 基于热阻式SMA-13沥青混合料降温效果最佳原则, 建议2.36~4.75、4.75~9.5与9.5~13.2 mm耐火碎石掺量分别占同粒径普通集料的100%、60%和20%。   相似文献   
149.
防火设计是客滚船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船员和乘客提供一道生命财产保障。总结了客滚船火灾的成因,介绍了客滚船防火系统的构成及规范要求,重点阐述了客滚船防火分隔,尤其对于主竖区和水平区、滚装处所、救生设备、大型舱室、脱险通道、梯道环围等处所的防火要求进行了分析,进而介绍防火分隔的实现方式,包括绝缘、甲板敷料、挡风条及防火材料的使用等,为客滚船的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山岭公路隧道结构的耐火极限与防火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公路行业标准、规范中缺乏对山岭公路隧道耐火极限与防火保护的相应规定.发生火灾时,首先应采取应对措施,保证隧道结构不会出现连续坍塌或严重掉块伤人情况,使司乘人员逃生疏散及消防人员救援与灭火具有足够的时间.火灾后隧道结构损伤应可进行维修,且其维修成本及因此中断营运的损失应可接受.通过对影响耐火极限与防火保护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山岭公路隧道耐火极限为1~2 h,一般应以隧道结构失去稳定性为判断标准,按此标准隧道结构一般无需附加防火层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