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536篇
综合类   377篇
水路运输   259篇
铁路运输   447篇
综合运输   8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电子数码雷管具有延时自由设定的优势,毫秒级精准延时及微振爆破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隧道超欠挖现象。为了确保隧道工程实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从隧道超欠挖研究现状,电子数码雷管的应用特点、效果与不足等角度对电子数码雷管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分析国内外标准中弓网受流检测的主要内容,重点研究了标准中接触力、硬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评价方法。针对整车型式试验和联调联试中评价对象的不同,分析了试验数据的特性,提出了不同试验场景中弓网接触力、硬点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研究了我国机车车辆整车型式试验和新建线路联调联试中弓网接触力、硬点检测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的差异及原因;针对我国现有弓网检测标准体系的不足,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杏花路下穿通道雨水泵站项目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泵站深度较深,为选取合适的建造方案,在设计前期针对雨水泵站常见的两种施工工艺——明挖现浇法和沉井法,做了详细的方案设计,并在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沉井法比明挖现浇法的优势在于综合造价低、风险小,但工期较长,在工期不是控制因素的前提下可以优先采用;在软土地区施工沉井时,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充分的措施降低风险,确保沉井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94.
浅析将陶土(无机废弃物颗粒)用作水泥添加剂对水泥胶砂试块的影响,分析陶土的物质组成,通过筛分陶土,明确4种粒径分布不同的样品,考察不同粒径样品中灰分、挥发分等组分的占比。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陶土中无机元素的占比,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陶土中无机盐的组分结构,以明确将陶土作为建材的添加剂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通过对添加陶土后的水泥试块的力学性能测试和抗凝冰试验分析,考察不同粒径的陶土样品对水泥试块性能的影响,为其在建材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新线开通越来越多,每条新开通线路都与既有运营线路存在交叉、并线情况,新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中通信系统动态检测越来越复杂,测试工作量随之增大,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增多。为顺利完成通信系统动态检测工作,应提前做好测试准备工作,高质量编制通信系统联调联试运输组织日计划。涉及已开通线路的通信测试必须纳入垂直天窗,防止影响既有运营线路上动车组列车运行;为减少试验列车运行安全风险,夜间通信测试应尽量采用列控系统控车;调度通信测试项目应单独安排;电磁环境测试不应与提速试验结合进行;测试时应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及应急人员安排,以保障联调联试工作安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96.
信息化对联调联试工作效率、质量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信息化培育联调联试工作新动能,推动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优化,是联调联试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依托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在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实例,着重从信息化平台建设、应急指挥、计划编制、后勤服务、可视化管控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归纳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联调联试是新建高速铁路的工程竣工后动态验收中重要环节,主要由机务系统负责执行,其核心关键与突破难点是逐级提速测试。由于新建线路的不确定性、线路坡道、外部环境等综合影响,负责逐级提速测试的机务系统面临着巨大考验及挑战。结合京雄城际线板西疏解线联、京沪高铁德禹特大桥等联调联试相关案例,从线路、供电、动力学等角度进行论述,对高铁联调联试过程中的逐级提速测试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安全措施,为新建线路联调联试的稳步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刘晖 《隧道建设》2007,27(3):35-39
结合沈阳地铁某盖挖顺做法车站阐述了军用梁铺盖体系的设计及工况分析,对铺盖体系的施工要点和使用过程中的检修维护进行了说明,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该工程铺盖体系的设计作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军便梁铺盖体系在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99.
刘芳  李东亮 《交通标准化》2009,(11):123-124
人工挖孔桩质量可靠、工程造价较低,因而目前被广泛使用。但其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当桩深过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容易诱发工程质量事故。针对该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将有利于避免或减少这类事故。  相似文献   
1000.
爆破技术在桥梁挖孔桩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运涛 《交通标准化》2009,(11):181-182
实例表明,爆破技术在桥梁挖孔桩施工中能够取得安全快速的效果,并具有诸多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