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72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对再生混合料设计及性能均有重要影响,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开展了融合程度的量化研究,但现有量化方法在应用时大多需采用化学试剂对再生沥青进行抽提回收,这无疑会破坏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真实的融合状态。基于原子力显微技术直接针对热再生混合料试件提出一种量化新旧沥青真实融合程度的方法。为此,首先在沥青层面探究了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中得到的力学、化学指标量化沥青融合程度的可行性,发现在单一沥青层面,DMT模量指标与宽带点光谱量化得到的羰基指数与沥青老化及融合特征相关性较好;接着选取DMT模量和羰基指数指标建立了完全混溶再生沥青纳观性能的预估方程;然后,在混合料层面利用不同来源的沥青对量化指标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发现相较于羰基指数,采用DMT模量指标量化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误差更小;最后,基于该指标在混合料层面初步给出了直接量化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方法;并以3种旧料掺量的再生混合料为例,对量化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2.
为了得到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中采用高于抗震规范设计基准期时的地震动参数,通过烈度建立设计基准期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联系,运用经验公式分析了不同设计基准期下地震动对峰值加速度的表现规律,并与现有抗震设计规范就设计基准期为50年概率水平下的取值做了对比分析,通过实桥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在设计基准期为100年概率水平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为减小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 Buck变换器的输出交叉影响,提出了峰值电流-峰值电压(peak-current and peak-voltage,PCPV)控制方法. 分析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电感伏秒平衡和电容安秒平衡原理推导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增益表达式,并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方法,建立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与传统峰值电流(peak-current-mode,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对比分析交叉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较大的输出支路对输出电压较小的输出支路的交叉影响为300 mV,而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较大的输出支路对输出电压较小的输出支路几乎无交叉影响;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负载瞬态调节时间为12.5 ms,而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负载瞬态调节时间最大为10 ms. 相比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有效地减小了交叉影响,且提高了瞬态性能. 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4.
基于ABAQUS软件的隐式模块和有限元-无限元方法对单锚板桩码头进行了地震动响应研究。研究发现,在相同地震波不同加速度峰值情况下,峰值加速度对板桩码头的板桩弯矩、剪力和拉杆拉力有重要影响,与静力分析时的情况相比较,地震加速度峰值每增大0.1g,板桩最大弯矩相应增大约40%,拉杆拉力增大约10%~50%,但拉杆拉力增幅在后期逐渐趋于稳定;地震作用下,拉杆最大拉力与板桩墙最大剪力(单宽)基本相等;地震加速度峰值对板桩墙底与锚碇之间塑性区开展范围也有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静载相比,地震对板桩码头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可为板桩码头考虑地震影响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某海底原油管道设置了负压波泄漏检测系统,但该系统误报漏报情况非常严重,无法实现有效的泄漏检测报警功能。根据负压波泄漏检测的基本原理,结合现场仪表的安装设置情况及管道的实际运行工况,具体分析了负压波泄漏检测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采用次声波泄漏检测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了次声波泄漏检测系统的组成及技术参数。经过放油试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泄漏的报警和定位。  相似文献   
76.
王舜 《上海公路》2015,(1):22-26
随着我国公路钢桥服役时间的增长,为保证钢结构桥梁的结构安全,基于实测的疲劳应变数据,对公路钢桥应力谱获取及疲劳寿命分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信号的滤波、峰值提取,剔除小应力循环及对基线漂移等处理后,可极大提高疲劳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上海市卢浦大桥为例,将应变时程数据处理为应力时程数据后,结合雨流计数法,得到桥梁的应力谱,并利用S-N曲线和线弹性损伤累计理论,对桥梁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7.
砂泥岩混合料是砂岩颗粒和泥岩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一种常见的填筑土体,因其取材方便而经常被用于水库、路堤、基坑开挖、渠道等实际工程中。本文通过GDS三轴试验系统,对砂泥岩混合土体在不同的砂泥岩颗粒比例、干密度和含水率情况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围压时,砂泥岩混合料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随着围压的增加曲线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含水率对砂泥岩混合料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形态影响不大,偏应力峰值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干密度较小时,砂泥岩混合料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硬化型,随着干密度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向应变软化型转变;砂泥岩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均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随砂岩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8.
通过模型试验观测了河口村水库1号泄洪洞闸门全开和局开时过流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压力、脉动压力、泄洪洞下游冲刷等参数.试验进行了三种中墩体型比较试验,推荐了较优体型.  相似文献   
79.
80.
随着境外项目的增多,经常遇到海外工程如何选用岩土抗震参数的问题。部分国家抗震区划图或研究资料不足,且中标抗震体系与海外差异较大,参数选取往往会影响整个项目的造价。关于岩土抗震参数的研究很多,但系统性的总结研究不多,特别是针对具体项目如何应用研究不足,工程实例少,实用性不强。结合某境外地勘项目,对比分析国外标准与中标抗震参数的差异以及选取时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参数选取流程。给出了部分工程案例分析,为以后海外项目抗震参数的选取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