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242篇
综合类   111篇
水路运输   190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以澳门轻轨妈阁站项目为依托,建立止水帷幕渗流模型,分析不同深度TAM管注浆止水帷幕对于基坑止水和支护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止水帷幕深度的增加,坑底渗流速度减小,20 m深的止水帷幕使坑底渗流速度在最终开挖阶段降低了73.7 %;止水帷幕有减小支护结构侧移的作用,20 m深的止水帷幕使支护结构侧向位移在最终开挖阶段降低了94.6 %。  相似文献   
712.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气泡惟幕对于圆柱状壳体的实际防护效果和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的频谱特性.  相似文献   
713.
石维力 《中国水运》2009,(4):132-134
防渗墙一般采用厚墙技术,墙厚一般为80cm,投资较高。砼薄墙技术采用30~40cm墙厚,较好的解决了高投资的缺点。在我省,砼薄墙技术已较多的运用于围堰防渗、库岸防渗等工程中,深度一般在15m以内。狭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砼薄墙运用,墙厚30cm,实际最大深度达到33.5m,在技术上是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714.
目前山岭隧道大多采用的"半包"防水方式,可较为有效地降低衬砌背后水压荷载作用,但同时造成地下水资源的大量流失。文章通过建立隧道瞬态渗流模型,分析了"半包"防水条件下隧道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隧道排水流量及水位变化规律,以及运营过程中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了帷幕注浆和径向注浆两种方式不同工况下不同注浆范围及参数对排水流量、水位变化及衬砌水压荷载的影响效应。数值分析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地层注浆加固既可降低衬砌背后水压荷载,又可减少地下水资源流失量,从而可以实现隧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双赢"影响效应。文章最后对"半包"防水条件下仰拱是否设置排水系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15.
随着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新标准的实施,刚性填埋场的建设成为当前危险废物处理的热门,其作为我国当下工业废盐等危废的主要处理手段,不仅保留了废物今后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的可能性,也是有效降低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的重要途径。以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三期项目(10万m3刚性填埋场工程)为案例,针对刚性填埋场在工艺设计中的要点,包括填埋作业方式、雨棚形式、防渗系统设计、渗滤液导排系统设计等做了全面分析和阐述,为刚性填埋场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16.
土石围堰是一种常见的围堰支护方式,其稳定性及抗渗效果对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影响。以常德市艳洲枢纽一期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域存在的岩体破碎及碎裂、软弱夹层和滑坡3方面共同影响的恶劣地质情况,提出多层交互防护施工方案,进一步对土石围堰的边坡、戗堤块石护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艳洲枢纽围堰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所带来的施工困难;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对围堰结构和防渗设计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土石围堰的稳定性。工程施工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恶劣地质条件下围堰变形控制的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7.
王东 《水运工程》2000,(3):69-71
介绍某电厂灰场围堤的粉煤灰地基采用“上截下排、反港保护、挡水挡灰、治本治表相结合”的加固方案。重点介绍板桩灌注墙防渗加固的原理、施工机具和工艺。  相似文献   
718.
孙武鹏 《铁道建筑》2023,(3):113-117
甬金高速公路(宁波—金华)改扩建明挖工程下穿杭温高速铁路(杭州—温州)桥梁处挖深超过20 m。本文首先介绍了改扩建明挖工程施工基本原则,然后研究了明挖深埋隧道施工方案,基坑围护、铁路桥墩保护等技术问题,提出对基坑采用钻孔咬合桩+四道内支撑体系围护,对既有高速铁路桥墩基础采用钻孔桩隔离+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经数值模拟计算,基坑、高速铁路桥梁桥墩变形均小于规范限值。  相似文献   
719.
介绍航道驳岸工程施工中,应用复合土工膜解决施工围堰防渗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20.
目前,国内常规事故应急池最大容积约1万m^(3)~2万m^(3)。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对应急池的容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环保政策对超大容积地下事故应急池建设需要,本文从有效容积确定、安全防火间距检查、抗浮水位确定、抗浮设计方案比选、防水防渗措施及温度应力等方面论述了超大型事故应急池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并以日照港岚山港区中作业区10万m^(3)事故应急池工程为依托,提出工程设计方案及设计思路,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