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97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41.
42.
43.
温度变化对船用动力调谐陀螺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某船用动力调谐陀螺,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转子体质心位移,力矩器性能,调谐状态,信号器性能及风阻力矩的影响,建立了温度误差模型。实测证明该模型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船舶惯性导航技术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简述了各类惯性导航器件的工作原理,综合阐述了国内外船舶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概况,并对国内外发展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未来船舶惯性导航技术及其系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船舶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单轴旋转自动补偿原理,建立了单轴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惯性测量组件的误差模型和旋转式捷联系统误差传播方程,解释了误差补偿机理。针对船用惯性导航系统的应用要求,设计了基于四位置转停的船用激光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对导航系统的总体方案、原理方案和转位方式进行了论述,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Introduction The spin axis of ESG rotor will move alongclosed trajectories periodically after spin up, thetrajectories enclose either the maximum or theminimum principal axis of inertia depending on theinitial conditions, which is classical polhode mo-tion[1-4]. It is necessary to damp the polhode mo-tion to ensure that the spin axis is aligned with therotor maximum principal axis of inertia for ESGsignal readout. Passive damping and active damp-ing are two common schemes to fulfill this pro…  相似文献   
47.
研制高精度船用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是惯性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旋转惯导系统与无旋转惯导系统误差方程的区别出发,详细讨论了双轴旋转惯导系统中激光陀螺标度因数误差的调制机理,仿真分析了对称性标度因数误差和非对称性标度因数误差在典型双轴旋转调制方案下的传播特性,为激光陀螺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8.
旋转主轴的陀螺效应对铣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一个新的旋转主轴动态铣削模型,分析了旋转主轴的陀螺应对铣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旋转主轴的陀螺的效应不会改变铣削系统的不稳定区,但会明显增加其特征值的实部(达30%),同时对系统的响应频率影响很大,换句话说,它将使得对稳定性的估计偏偏离保守。  相似文献   
49.
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温控系统存在纯滞后的特性,本文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在线辨识系统中的纯滞后,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以某型减摇陀螺装置飞轮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飞轮进行模态分析,计算飞轮自身的临界转速并绘制坎贝尔图;结合飞轮本身的不平衡量,通过谐响应分析方法得到飞轮的稳态不平衡响应曲线。结果显示:飞轮的1阶临界转速为8 732.5 r/min,工作转速低于1阶临界转速的70%,不会产生共振;在不平衡量的作用下,飞轮在202 Hz、218 Hz下会产生明显的共振现象,该频率远高于飞轮的工作转速,因此在飞轮正常工作时不会受到飞轮不平衡量引起的共振。证明该型减摇陀螺装置飞轮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对后续同类型飞轮的设计提供仿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