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32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电报放货的实务操作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报放货(Telex Release或Express Release)简称电放,是指承运人或其装港代理收到货物后已签发或应签发而尚未签发提单,根据提单上托运人的要求在装港收回提单或不签发正本提单,以电报、电传形式通知卸港代理将货物交给提单收货人或托运人的指定方。  相似文献   
73.
承运人为保护自己利益,实践中常在提单上添加一个并入条款,写明要把航次租船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并入进该提单,以约束提单背书转让后的非承租人的提单持有人。我国目前对于仲裁条款并入提单的生效要件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中国法院在这一问题上的实践差异也很大,中国货方在货损后也就因此常常不能得到及时救济。本文通过分析航次租约中的提单性质,明确了提单在承运人和非承租人的提单持有人之间是作为一种法律拟制的特殊合同存在;对航次租约仲裁条款并入提单的生效要件提出了意见,对于中国货方如何避免仲裁并入条款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并分析了我国立法和司法机关为保护我国提单持有人的利益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国标《基于XML海运提单报文》的研究与制定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可为相关方提供统一的XML格式以进行数据交换,同时为信息的规范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5.
FOB术语的优点在于核算报价简单,工作量较小,不需要太多的国际贸易知识和经验,但是FOB交易条件下,由买家租船订舱,对于买家来说,他们更信任关系密切合作多的货代而不是卖方,所以他们会指定他们自己合作的货代发货,货代因为被买家指定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买家会对买家言听计从,包括放货,所以FOB条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钱货两空.如何规避FOB术语下买方指定货代的风险?本文将着重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6.
根据我国法律,在提单作为运输合同的证明和运输合同本身两种不同情况下,提单记载的效力有所不同。提单记载对于善意第三人具有文义性,当提单记载与货物实际状况不同时,承运人不得以相反证据抗辩善意第三人依提单记载所提出的索赔。对于集装箱货物,若承运人对于托运人装箱的集装箱货物内容"无法核对",其在提单上对此作出保留的条款一般应有效,但对"无法核对"的情况应适用客观标准做限制性解释,以督促承运人谨慎接收货物和签发提单。  相似文献   
77.
汪洋 《航海》2001,(1):41-42
[案情] 原告上海日用玻璃制品公司诉称,在1998年10月10日与青岛保税区嘉德国际工贸中心(简称“嘉德工贸”)达成出口巴西玻璃器皿合同,双方约定付款方式为远期信用证付款。嘉德工贸要求原告将货交被告美国通用航空货运有限公  相似文献   
78.
郝通 《中国水运》2000,(9):21-22
当提单项中运输的货物发生灭失或损坏,收货人或提单持有人依提单合同索赔时,承运人常以自己只是代理人,不是适格的被告抗辩.可见识别承运人对收货或提单持有人至关重要.提单合同承运人的识别在国际上和我国国内仍是一个争议课题,是国际海事委员会(CMI)国际分委员会近年在国际海商法领域进行讨论的19个争议课题之一.笔者拟结合国内外判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9.
王玉 《江苏船舶》2006,23(5):42-44
介绍了目前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电放”操作的概念,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最后介绍了“电放”的未来发展即海运单和电子提单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在我国中日、中韩、中越等近海贸易中的信用证中常会出现1/3提单条款,一般是进口商积极要求1/3提单条款,而出口商则对1/3提单条款不熟悉和对其引起的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风险防范措施。本文在分析1/3提单条款对各信用证当事人的利弊分析上,提出了加强1/3提单条款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