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8篇
  免费   1050篇
公路运输   5464篇
综合类   3511篇
水路运输   10110篇
铁路运输   2531篇
综合运输   532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994篇
  2012年   1273篇
  2011年   1348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480篇
  2008年   1403篇
  2007年   1223篇
  2006年   1265篇
  2005年   1089篇
  2004年   871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594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83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71.
《航海》2011,(4):24-25
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互有过失的船舶相互碰撞致第三人财产损失的,过失方按照各自的过失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在互有过失两船碰撞后又与它船或码头设施发生第二次碰撞的情形中,对其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第二次碰撞是第一次碰撞直接导致的对第三人的加害行为还是独立于第一次碰撞的二次碰撞行为,对于确...  相似文献   
972.
马溁 《公路与汽运》2014,(6):173-178
在介绍超声波透射法对桥梁灌注桩完整性检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灌注桩检测实例,总结检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灌注桩检测和施工养护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较好地反映桩身的完整性,特别是声测管数为4根时,基本可以覆盖整个桩身剖面,足以满足检测要求和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73.
以扎兰屯市绿林街大桥为背景,对绿林街大桥墩身多点导入式振捣施工。取得的较好的振捣效果。  相似文献   
974.
以某高速公路路基病害为例,通过地质调查、钻探、取样测试等手段,查明路基病害段落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治措施建议,为处治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75.
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至北安高速公路路基含水量变化的连续观测,初步总结出高含水量粘性土路基的含水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6.
结合通天河隧道工程实际,对超浅埋粉砂层垂直旋喷桩处理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  相似文献   
977.
引言公路工程设计不仅是关于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也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科学发展观思想对设计方案进行社会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利用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城市及交通建设发展迅速,随着上部结构荷载的增大及容许沉降的减小,深长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长桩的力学性态分析成为桩基础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桩顶荷载一位移曲线是桩基础设计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79.
把握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时空分布特征是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的前提.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站点数据,定义了站点活跃度等指标,利用Dunn指数和Davies-Bouldin指数确定有效的站点活跃度聚类算法,引入全局Moran′s统计量和局部Moran′s统计量对站点使用情况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深入挖掘站点使用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对苏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案例研究中,根据活跃度变化将站点聚为四类,发现一个站点的活跃度与周边13个(晚高峰)至20个(早高峰)以上的站点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可推测早晚高峰用户的平均骑行距离分别为2.2 km和1.7 km.研究结果还证实,虽然大部分站点的高峰期车桩比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但高车桩比站点分别聚集在几个不同的地区,低车桩比站点则集中出现在较大范围内,系统地揭示了站点间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0.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超小净距隧道超前支护,现依托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柳泉3#隧道,采用GTS-NX有限元软件对超前管棚、水平旋喷支护及大管棚配合水平旋喷桩三种超前支护方案进行比选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大管棚配合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施工影响范围内地表竖向沉降量较小,初支无明显变形开裂、整体稳定性好,能够承受上方土体和交通荷载。该方案在现场工程应用中效果良好,依托工程隧道洞口超小净距段最小净距仅0.64 m,为国内已实施的湿陷性黄土地区最小净距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