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179篇
水路运输   182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气象数据是驼峰峰高设计的重要资料,驼峰设计规范使用月均数据作为驼峰设计计算温度、风速的依据.本文采用日均数据对全路49 个主要编组站驼峰设计计算温度、风速分析发现,日均数据下南、北方地区驼峰设计计算温度分别较月均数据低 1.34 ℃、0.94 ℃,计算风速分别较月均数据高1.29 m/s、1.15 m/s,增幅达30%以上.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以三间房编组站为例进行了实证.进一步从置信概率的角度分析了全路主要编组站不同数据精度下驼峰设计计算温度、风速,基于日均数据的驼峰设计温度、风速与预期差值最大仅1.83%,基于月均数据的风速与预期差值最小达 18.7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数据精度对峰高设计的影响,揭示出采用月均数据存在峰高设计偏低的问题,并提出至少采用日均数据的驼峰设计气象资料选用及设计规范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交通事件导致的非平衡态下日变交通网络流量的演化规律,考虑每日 出行中对出发时刻的调整,以准点到达概率最大为追逐目标,建立每日出发时刻流量转 移模型;以前景理论描述出行者有限理性,建立基于出行时间预算的路径到达前景值及 追逐前景值最大的路径流量转移模型.并依据先确定出发时刻再调整路径的行为机制建 立日变路网配流模型.最后以一个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结果表明,路径流量在每日出行 中随时刻的分布均呈现凸函数特性,且随着出行天数的增加,各条路径上流量随时刻分 布趋于稳定;与不考虑时刻调整的模型结果相比,考虑出发时刻的情形下,路网稳定所需 时间更长,且趋于平衡的过程中,流量振幅更大,且能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3.
基于船舶结构传统的经验基础上的检测方法不但带来较高的费用,而且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船舶结构无损检测功能分级方法,采用检测概率、错误识别概率和裂纹出现概率度量检测功能,并修正了错误识别概率的取值范围.根据风险值对无损检测功能进行了分级,研究了风险值随检测概率、错误识别概率和裂纹出现概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风险值对检测费用、维修费用及失效费用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将基于风险的船舶结构无损检测功能分级方法应用于优化检测策略,并用算例证明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借鉴路网可靠性分析方法,定义交叉口安全可靠性的概念,提出基于,中突概率分布的安全可靠度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基于综合交通冲突率的安全可靠度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实现交叉口安全评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5.
针对BML模型在分析交通事故对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影响方面的不足,考虑事故发生时车辆为回避阻塞点而改变行驶路径等行为,对BML模型中事故点前车辆的行驶规则进行改进,使之与实际车辆的驾驶行为更加接近. 在改进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就路网交通流密度一定时,事故点数量变化对交通流平均速度的影响;事故点数量一定时,路网交通流密度变化对交通流平均速度的影响;事故点前各格点车辆转移概率对交通流平均速度的影响;车辆在事故点前各格点的转移概率分布函数不同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等四个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影响摩托化机动路线选择的因素:时效性、安全性和抗断性,指出其中部分因素应用区间数度量,提出运用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决策方法进行路线之间的比较,并给出了决策示例。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决策理论适用于战时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77.
以模糊概率理论为基础,选取反映膨胀土基本特性的标准吸湿含水率、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液限及小于0.002 mm胶粒含量为主要判别指标,建立了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模糊概率模型。结合合肥—六安—叶集高速公路工程,利用模糊概率模型对其典型膨胀土进行了分类验证分析,其结果与实际膨胀潜势相当吻合。同时,对广西依托工程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典型膨胀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概率模型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在膨胀土判别与分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应用概率密度函数改进汽车零部件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汽车生产企业通过持续改善不断追求顾客满意,如何高效、低成本、高度一致地使汽车零部件满足要求,是汽车生产企业非常关注的课题。GB2828判断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本文的改善要求,通过运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用小样本计算批不合格率,快速、有效地进行了质量改进,该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的一致符合性判断和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79.
根据车辆泊松到达分布,运用概率分布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公交线路条数、发车频率以及到达公交车中途停靠站时间分布之间的关系,建立同时到达车辆数概率模型,据此确定某一概率水平下公交车中途停靠站设计停车位数量及车站长度。以北京菜市口公交车中途停靠站为例,运用模型进行演算,并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提出将公交车中途停靠站向交叉口靠近从而方便换乘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行人穿越人行横道进行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的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方法对调查数据挖掘,得出行人穿越人行横道概率模型,进而计算出了临界间隙.对比分析个体与群体过街概率模型和临界间隙模型,发现在不同车头时距下,个体与群体过街的概率存在差异,且群体过街的临界间隙小于个体过街的临界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