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649篇
综合类   112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106篇
综合运输   2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for solving solid-fluid interactions in vehicles carrying liquids. A tractor-semitrailer model is developed by incorporating suspension systems and tire dynamics. Owing to the solid-fluid interaction, equations of motion for the vehicle system are coupled. To simplify the complicated solution procedure, the coupled equations are solved separately using two different codes. Each code is analyzed separately; but as the parameters of the two codes depend on each other, the codes must be connected at the end of each time step.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different braking moments are applied. As the braking moments increase, braking time decreases. However, it turns out that increasing the braking moment to more than a certain level produces no significant results. It is also shown that vehicles carrying fluids need a greater amount of braking moments in comparison to vehicles carrying solids during braking. In addition, as the level of the fluid inside the tanker increases, from one-third to two-third of the tanker's volume, the sloshing forces applied to the tanker's walls increase. It wa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strategy used in this article to solve for the solid-fluid interaction by incorporating vehicle dynamic effects represent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vehicles carrying fluids in other critical maneuvers.  相似文献   
82.
周亮  宾洋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工程》2005,27(3):319-322,380
结合驾驶统计模型,设计了走一停自适应巡航系统的纵向车间距离控制器。上位控制器的设计与车辆模型无关。在建立目标性能函数的基础上得到控制律;而下位控制器则将油门和制动控制独立设计,依据一定的切换逻辑使它们分别作用于车辆。在制动控制的设计中引入了改进型史密斯预估器。在多种工况下的仿真试验中表明控制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3.
不同混合动力电动轿车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俊智  王丽芳 《汽车工程》2002,24(4):290-293
设计了同在离合器前与发动机的动力耦合的ISA并联、电机在离合器后变速器前与发动机的动力耦合的一般并联、类似于Prius的混联三种HEV方案。对这三种方案和原轿车的最高车速、原地起步加速特性等动力性指标和基于ECE+EUDC的100km油耗和续驶里程等能量经济性指标及排施行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得到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84.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虚拟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念东  王树凤  余群 《汽车工程》2001,23(4):233-235
虚拟实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进行的仿实验。本文设计了一套桌面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VR),利用该系统开发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实验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了汽车双移线的虚拟实验。结果表明虚拟实验能虚拟再现实际实验的结果,与实际实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5.
车辆控制系统CAN总线通信的实施方法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程军  崔继波  苟凯英 《汽车工程》2001,23(5):300-305
本文采用SAE J1939通信协议在载货车上实施了CAN总线通信,采用Intel87C196CA单片机实现了它的硬件通信,采用J1939通信协议设计了ABS控制器和变速器控制器的各种数据的辨识位和它们之间的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86.
声全息方法识别汽车运动噪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殿阁  刘峰  郑四发  连小珉  蒋孝煜 《汽车工程》2001,23(5):329-331,322
本文提出利用声全息原理,对运动状态下的汽车噪声源进行识别的方法,它能够用来分析汽车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噪声,轮胎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通过低速和高速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识别运动车辆的噪声。  相似文献   
87.
车辆控制系统集成开发系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程军  崔继波  徐光辉  高跃奎 《汽车工程》2000,22(2):109-114,10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集成开发系统,该系统将模拟计算、实时硬件仿真和实车试验巧妙地放置在同一台微机内,利用微机软、硬件功能、实现了从模拟到样机全过程的高效开发,采用VisualBasic语言实现了模块化编程,程序在不同的模拟试验条件下具有可重用性,最后给出了一个车辆防抱死系统模拟试验的实便,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88.
汽车车身装焊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青 《汽车技术》2000,(8):21-23,37
汽车车身的装焊质量直接决定产品质量及整车性能。分析了汽车装焊的内在规律,并指出要保证良好的车身装焊质量,应从产品开发设计、工装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制定到工装的使用和维护、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工人的操作以及零组件的尺寸保证等第一系列环节和过程进行综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9.
动力总成悬置元件特性对整车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史文库  孔祥瑞 《汽车工程》1997,19(2):103-107,102
本文建立了轿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实车测试分析了怠速工况下液压悬置和橡胶悬置元件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所建模型与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分析轿车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90.
应用有限元法研究车架结构的耐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雨  李一兵 《汽车工程》1997,19(6):336-341
本文应用有限地对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车架结构的大变形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文中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运用微机版DYNA3D软件,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车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了车辆正碰过程中车架的变形位置和变形形式。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实车碰撞试验表明:改进后,车架结构的耐撞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