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城市水生态污染严重,城市内涝频繁,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海绵城市。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探讨公共绿地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期望能为海绵城市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2.
通过分析鳗鱼沙浅滩河床演变规律及其碍航特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立了浅滩整治原则与思路,并建立扬中河段河工模型,针对浅滩整治工程措施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共提出三大类整治工程布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顺应河道自然属性,因势利导地采用稳固江中心滩的整治工程措施,保持稳定的水下分汊河型,使得两侧深槽满足深水航道尺度要求,并符合两岸岸线利用需求,技术可靠且现实可行,也值得其他类似浅滩治理所借鉴。  相似文献   
63.
横沙通道近期河床演变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海峰  刘杰  赵德招 《水道港口》2010,31(5):365-369
利用多次水下地形资料和现场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近期长江口横沙通道的冲淤演变特点、机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横沙通道经历了冲刷发展(1998~2004年)和基本稳定(2004~2009年)2个变化阶段;1998~2004年横沙通道的冲刷发展主要与周边工程实施后通道内的涨、落潮动力增强有关;随着横沙东滩促淤圈围成陆范围的扩大,横沙通道的水动力条件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改善,良好的水深条件亦可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64.
福姜沙水道在平面上呈现"两级分汊、三汊并存"的格局,地形条件复杂,局部滩槽演变剧烈,是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重点整治河段之一。为论证福姜沙水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基于实测地形、水文资料,系统对比了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福姜沙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滩槽演变、汊道分流分沙比调整、固滩效果、航道条件改善等。结果表明:福姜沙水道整治方案总体合理,整治效果符合预期,但须关注靖江边滩底沙活动对福北水道回淤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大连长兴岛马家浅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远 《水运工程》2011,(7):125-130
通过分析马家浅滩的沉积环境、泥沙来源、水下地形变化及泥沙活动性,探讨了马家浅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马家浅滩为砂质沉积物厚度超过10m的水下沙脊,浅滩上的沉积物颗粒较粗,分选性也很好.2)多年来马家浅滩的形状和位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马家浅滩水下地形处于稳定状态.3)马家浅滩泥沙大风浪作用下也难以发生全面推移,浅滩泥沙不会被大量掀起而出现大浪淘刷,因此马家浅滩可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6.
长江口岸直水道下段鳗鱼沙心滩头部护滩守护工程长达2.2 km,宽为0.58 km,采用缩小的完整护滩与两侧局部护滩进行试验,得到不同水流条件下护滩工程的冲刷坑深度与位置。研究了护滩工程边沿有无压载与排体抛石压载不同间距的影响,提出了边缘压石加宽与重点防护部位,为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并为相关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什川吊桥滩是黄河大峡库区内主要碍航滩险之一,严重影响通过该河段船舶的安全航行。在明确其碍航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方案整治前后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确定采取浅区挖槽和深沱筑潜坝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整治。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治效果良好,可为类似滩险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黄河上游双旋沟滩航道整治方案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黄河上游龙湾至南长滩河段碍航最为严重急险浅滩——双旋沟滩的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其中定床水流试验研究滩段水力要素,定床输沙试验研究挖槽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浅区疏浚、卡口切嘴、深沱填槽、深槽潜坝、放宽段丁坝等整治措施,可以降低该滩段流速、比降,改善流态,增加航宽航深,使该滩段满足V级航道建设要求。整治后,滩段水力要素满足船舶上滩要求,船舶能在10 a一遇洪水下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69.
研究目的:上海地铁2号线既有线和2号线东延伸在龙阳路与张江高科区间的高架梁上完成拨接,为国内首次在高架梁上整体道床的拨移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本文结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阐述整体道床拨移工程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针对该工程封锁时间短、精度要求高、首次实施等特点,比选多种设计方案。3号梁采用了在既有轨枕间浇注承轨台方案,4~7号梁道床采用在梁场预制纵向短枕承轨台的方案,无缝线路采用现场焊接方案,并成功实施拨移工程。该工程对整体道床改造、维修方法的探索,对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路与既有线的轨道拨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0.
通过多年对汉江上游航道观测和疏浚施工,简单分析了白沙盘浅滩碍航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整治工程措施。实践证明,治理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