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158篇
水路运输   1094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潜艇制造可靠性参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可靠性理论和潜艇生产的特点,建立了潜艇制造可靠性的指标参数体系,分析了制造过程可靠性指标的表达形式及控制功能,提供了典型指标的算例结果并说明了指标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62.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舰船主船体结构设计载荷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与《高速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规则》相比更为合理。本文方法也可以用于计算服从泊松分布的,概率为3.33×10-8的船体波浪弯矩极值。本文方法可供舰船船体结构设计应用,亦可作为有关规则中主船体结构外载荷的修编依据。  相似文献   
963.
给出了船舶结构疲劳寿命两种分布格式在疲劳可靠性分析中的统一表达式。采用该统一表达式,分别对英国能源部(UKDEn)、法国船级社(BV)及文献[4]中描述焊接节点的S-N曲线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分析比较了船舶结构疲劳寿命两种分布格式的异同和对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4.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一增广非线性观测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滤波和状态估计在动力定位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为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了一增广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其稳定性通过李亚普诺夫方法得到了证明。该非线性观测器的性能通过对一动力定位船舶模型的仿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65.
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神经网络轴系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技术,讨论了BP神经网络和自组织神经网络在轴系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特点,提出以PC为核心的扭振主号采集处理和标准样本的建立方法,介绍诊断系统的软件结构、模块功能、混合编程与接口技术、诊断流程和软件特点。实际应用表明,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是船舶轴系扭振监测与故障诊断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66.
提高GMDSS培训质量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MDSS的考证培训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好几年了,为了提高GMDSS的培训质量,现就影响GMDSS培训质量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GMDSS的培训质量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7.
全数字化——船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近2年来国内外船舶自动化技术发展,指出全数字化是船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并介绍了国内CJBW型数字式船舶遥控监测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8.
对持续3个月的ISM规则世界性大检查作认真分析,对船舶管理缺陷、船舶滞留、安全文化及防污染问题提出看法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69.
船舶大容量负载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后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并联的电力系统为例建立了船舶电站并联系统的机电暂态过程数学模型,应用求解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为核心的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并联系统在切除、投入大容量负载后的动态特性,结合一个算例进行了数字仿真,并从仿真结果可知调节原动机调速器和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的参数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0.
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防治隧道工程水害,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和岩土优势面理论,研究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其对策。结果表明,充足的水源、顺畅的和足够大的通道是突水必须具备的2个基本条件。水源包括含水层、江河、溶洞和采空区积水、洪水倒灌水、富水优势断裂;通道主要是断裂,断裂包括原生断裂、活化断裂和后生断裂。断裂的富水性、导水性受断裂的时间性、断裂的规模及空间结构、断裂力学性质、断裂两盘的岩性、施工对断裂的扰动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立断裂的时间、断裂力学性质、断裂规模、断裂两盘岩性4种优势指标及其量化评价体系。根据优势指标确定某具体隧道工程中断裂的突水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突水优势断裂采用不同的工程对策,但对非突水优势断裂必须考虑施工扰动后的活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