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69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57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对于采用间接传动方式的船舶轴系,在柴油机曲轴止推轴承与螺旋桨推力轴承之间增加了齿轮箱和高弹性联轴器,会遇到轴向间隙分配问题,如果安装不恰当,将导致曲轴止推轴承烧熔。在安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因轴系运行温度升高的轴向热膨胀引起的轴向间隙变化。引起轴向间隙变化的因素有:一是柴油机和齿轮箱因运行使相应的轴存在轴向伸长;二是因轴系扭转振动使联轴器橡胶弹性元件摩擦生热的轴向伸长,二者可通过计算得到。根据计算数据来确定冷态曲轴止推轴承间隙,可保证轴系轴向轴承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2.
水口坝下水位治理工程施工期为3.5 a。为了解决施工期通航问题,针对施工河段的通航条件和水位治理枢纽布置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提出了航道疏浚清淤、炸礁除障与电站科学调度相结合的通航确保措施。结果明,二期围堰与四期围堰施工期间,两个枯水季节的部分时段的通航保证率较低;其余施工时间内,施工河段的通航保证率均达85%以上,提出的通航确保措施实现了水口坝下水位治理工程施工期间闽江航运的畅通。  相似文献   
33.
在阐述制定战时超限限界意义以及总结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铁路限界标准的对比分析,对制定铁路超限限界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制定战时超限限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机场净空区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和机场净空保护之间的矛盾,分析了气象条件、导航设备、起落航线和飞行技术对机场净空区范围的影响.应用飞行航线理论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机场净空区的组成和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升降带的规定,修改端净空区扩散率为15%,端净空区宽度由2 km增大为3 km,将二与三、四级机场的净空区范围分别减小到50%和60%.结果表明现行的机场净空规定既能保证飞行安全,又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为了合理控制车辆轮对定位间隙,提高磁流变耦合轮对车辆在高速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建立该车辆的空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对纵向定位间隙对车辆临界速度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纵向定位间隙的增大能使磁流变耦合轮对车辆的临界速度急剧下降,轮对横移量和冲角、轮轨横向力和车体横移加速度快速增大;只有在小间隙的条件下,车辆在高速铁路上才具有较高的临界速度和较好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36.
针对使用单位在应用《军用机场净空规定》的过程中,容易将新规定与原规定内容混淆的问题,分析比较了机场净空新旧规定的差异,对新规定中净空要求的基本原则、净空区组成和障碍物限制要求等方面的修改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新旧规定的区别,有利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规定。  相似文献   
37.
朔州隧道塌陷下沉侵限段支护处治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积砂质黄土构造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具大孔隙,具有中等~严重湿陷性,这种土质在隧道施工中易发生崩塌。针对准池铁路朔州隧道进口段风积砂质黄土段初支后出现塌陷、下沉、侵限,喷射混凝土剥落、开裂、下塌变形、初支钢拱架扭曲变形等现象,采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对风积砂质黄土隧道坍塌体进行分析,处治方法采用迈式锚杆管棚超前支护和径向迈式锚杆打设处治技术,对原初支进行有效拆换,迈式锚杆具有钻进、锚固作业一体化施工特点,实现了塌陷、下沉、侵限段支护处治有效施工。该施工技术方便、快捷,适合隧道狭窄空间作业和抢险施工等特点。  相似文献   
38.
基于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在地震时位移较大,相邻跨由于相位差的存在有相互碰撞的风险, 需探究在取得高隔震率的同时如何降低梁端相对位移,避免相邻跨结构产生碰撞。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平谷线高架桥 为背景,探讨在不同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的隔震效果,以及相对于延性抗震设计的经济优势;推导结 构体系周期的计算公式,提出梁端伸缩缝宽度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在 0.2g、0.3g 峰值加速度区域,墩柱隔震率 几乎持平,高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相邻跨体系隔震周期越接近,梁端相对位移越小。  相似文献   
39.
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采用的B1型车三轨下部受电的特点,提出在土建设计时,不管转辙机安装在道岔内侧还是外侧,只需根据信号专业的要求,考虑转辙机安装空间的预留、限界专业的要求以及道岔内外侧的加宽量。对曲线进站、设有停车线及人防隔断门等的车站限界要点进行分析,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节省土建投资。  相似文献   
40.
轨道交通明挖矩形隧道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总结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限界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说明了建筑限界计算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明挖矩形隧道直线段、平曲线地段建筑限界计算方法, 给出了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计算的方法和公式的推导,并结合算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