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51篇
公路运输   402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277篇
铁路运输   244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01.
圆梁山隧道深埋充填粉质粘性土溶洞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高压富水区DK354 255~ 280深埋充填粉质粘性土溶洞的注浆加固技术及其具体施工工艺过程,有效地降低了隧道工程中发生串浆的频率,能确保注浆加固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超型深水沉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型深水沉井是当代大型水电、水运、桥梁深基础工程的主要结构型式。文中对该项技术所属工序的各种施工工艺做了综合性的评述,并对重点工序的关键工艺提出了推荐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3.
陈楠 《隧道建设》2020,40(2):202-208
为解决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模糊性、灰色性和专家认知极端性造成安全等级难以确定的困难,提出基于IOWA算子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主要研究与结论如下: 1)耦合WBS-RBS 2个维度从渗流破坏、突涌破坏、机械伤人、坑内土体滑坡、支撑失稳、踢脚破坏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2)对专家初始决策数据重新排序,利用IOWA算子确定指标初始权重并引入系数调整边界权值,得到指标最终权重; 3)运用灰色聚类提升评价过程透明化,聚类分析出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 4)以郑州地铁1号线紫荆山车站为例,认为紫荆山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高,渗流破坏、坑内土体滑坡、支撑失稳、踢脚破坏是影响深基坑施工安全的主要风险指标,建议施工方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4.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3号主塔墩基础为40根Ф3.40m大直径钻孔桩,桩孔深度达105.5m,下伏基岩为软硬不均的胶结砾岩。此文从钻机类型、重型刮刀钻头与滚刀钻头的结构形式,以及滚刀钻头的刀具布置、刀头型式、使用效果等方面介绍Ф3.40m大直径深孔钻孔桩钻孔设备的选型过程。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主要介绍龙穴造船基地修船坞工程PHC桩超深送桩施工技术,并通过试验初步分析挤土效应。  相似文献   
106.
桩锚支护具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基坑支护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深圳某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了桩体水平位移、桩后土体沉降的变化规律,并将计算位移值与实际监测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合理性,为深圳某深基坑支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应力波在深层搅拌桩中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脉冲荷载、接收点位置、缺陷类型、桩周土体性质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得到不同条件下反射波的信号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橡胶锤激振能够获得较好的信号,接收点位于距桩心0.70R附近处效果最佳;不同缺陷具有不同的反射波特征,具体表现在反射波的相位和振幅上;同时,随着缺陷的增大,桩底反射波的振幅呈减弱趋势。桩周土成层时与单一土层相比,应力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地下连续墙发生渗漏时的治理方案,结合富水区地铁深基坑开挖实例,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渗漏原因、施工工序、施工难度及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提出多种应对方案,为深基坑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对于深水大流速条件下的钢栈桥设计,抗倾覆计算是考虑的重点。以四川省泸州市黄舣长江大桥钢栈桥设计为例,介绍深水大流速条件下钢栈桥稳定性计算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变径搅拌桩处理成层软弱地基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经济、有效地处理软土层位于中间的成层软弱地基,提出了变径搅拌桩加固方法,在高压缩性土层中采用较高的桩体面积置换率,在中等压缩性土层中采用较低的桩体面积置换率,从而形成桩体面积置换率随土层性质变化的成层复合地基。在同一场地建立了变径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处理区,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变径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包括桩土应力、超静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和坡脚深层水平位移。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区面积和填土高度相近的情况下,变径搅拌桩处理区比常规搅拌桩处理区节省了14.6%的水泥用量,并取得了与常规搅拌桩处理区相同的加固效果,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