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70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彭秀琴  罗秀娜 《水运工程》2011,(12):123-126
各支流入江口门是沟通各支流和长江的关键部位,其河床稳定性对保持航道畅通具有重大作用.选择南京河段梅子洲汉道段秦淮新河口和城南河口为研究对象,分析入江口门岸滩演变特征,并结合入江口门历年疏浚资料,分析岸滩演变对入江口门航道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岸滩演变不仅形成了入江口门的河道局部条件,并且制约口门的水沙条件,因此,对入江口门的水流、泥沙运动和航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汽车门禁安全防盗系统的历史沿革,阐述PKE(身份识别卡)的功能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整体设计方案,并对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性能优势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客车短后悬的优点,并针对现行的发动机后横置短后悬存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成本高的不足,开发了一种传动可靠的低成本客车短后悬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三峡坝区通航水流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三峡水利枢纽运行后,通航水流流态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影响通航的不同流态成因。  相似文献   
15.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用方法和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向群 《铁道学报》2005,27(1):132-136
提出了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实用方法及设计流程,并重点讨论了目前洞口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设计中如何采集洞口景观数据及如何利用洞口景观数据库;以及如何进行洞口景观点评价等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介绍该设计方法在丹东至本溪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利枢纽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工程的水工模型试验资料,分析枢纽工程运行期的闸门调度、机组组合运行和导航墙长度对口门区通航水流的影响,提出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枢纽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船闸引航道口门外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标准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通过分析实船和船模试验资料,对船闸引航道口门外连接段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满足船舶、船队安全通过连接段的水流流速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上游引航道布置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焱  孟祥玮  李金合 《水道港口》2002,23(4):281-287
三峡工程上游引航道布置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 ,通过 1:10 0的物理模型 ,从河势演变、枢纽泄洪、船闸灌水等方面对各方案引航道口门区、连接段和引航道内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全包开山开口方案最佳 ,但综合考虑工程和清淤量等因素 ,目前选择了全包方案。  相似文献   
19.
航道通过能力是评价进港航道是否满足港口发展需要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现行规范中对航道通过能力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和公式。通过搜集国内外计算航道通过能力的经验公式.分析讨论各公式的特点及适用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总体规划及前期工作基础上,针对防波堤口门处流速较大以及港内存在环流等问题,参考以往经验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防波堤口门布置。通过数学以及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以减小口门流速,以及由口门较强流速产生的港内较强回流对船舶进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