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24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传热机理出发,对高大建筑空间的采暖方式进行分析,指出各种采暖方式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横向热风幕分层采暖方式的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说明在高大厂房中采用该采暖方式可获得较高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32.
室内热舒适性与室内空气参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的一些主要的热舒适性指标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结合实验数据,对室内空调设计参数与本实验得出的舒适区进行比较,认为我国现有的空调房间的空气设计参数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3.
阐述了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在线检测的项目、方法、频率及规范要求,结合伊嘉公路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4.
沥青混合料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可显著降低拌和与碾压温度,并达到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的路用性能.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高节能、低排放、轻污染等优点.温拌沥青混合料还具有降低工程成本,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优势.  相似文献   
35.
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汽车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通过分析发动机局部预热方法,完善发动机预热装置,探讨实现发动机低温热态起动的技术依据。针对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的工作机理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低温预热起动试验,从结构和使用两个方面,探讨进气预热与发动机预热兼容性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及子系统应用到高铁站房中,如电动窗、电热风幕、电伴热、电动百叶、能源管理系统(远程抄表)等等,多为人工控制或独立控制,管理不便且能耗浪费较大。仅对空调通风、照明和扶梯等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的常规BAS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运营管理节能减排的要求。以京张高铁站房为例,介绍基于BAS的能源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提出对高铁站房内的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电扶梯、电热风幕、电动窗、电伴热等设备进行全面、节能、高效的自动化监控。为高铁站房和交通枢纽的BAS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分析不同RAP掺量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及RAP掺量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利用马歇尔室内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通过15℃和20℃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利用3D-MOVE Analysis有限层软件分析移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再生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及RAP掺量对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AP掺量增加,沥青混合料抗压性能有所提高;移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热再生沥青路面面层动力响应具有拉压应变交替变化现象及应变集中现象,易造成疲劳开裂;前后轮作用在计算点位时动力响应峰值相近,但基层及其下各层存在残余应变的影响;RAP掺量增加结构层内弯拉应变及竖向压应变有所减小,但沥青再生层层底剪应力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俄罗斯用于MΠ600型混铁水车的称重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程序和技术性能,并介绍了称重系统及测重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39.
对抗车辙剂进行室内沥青改性和配合比设计,施工结果表明,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工艺简单,可用于指导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40.
一次成形挤压是一种先进的热压力加工工艺。当金属材料经加热挤压后,细化了其内部晶粒,加强了金属的细密度,是对金属零件无切削的加工方法之一,能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对金属的流动状态、力学性能、冲压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完全可以通过热处理、冷却、加热温度、润滑等措施的严格控制来防止制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因而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一次成形挤压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